美食街帶入人潮成百貨金雞母!新光三越氣爆案凸顯公安重要性
![美食街帶入人潮成百貨金雞母!新光三越氣爆案凸顯公安重要性](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living/foodnext/20250215/73958228319248286009.jpg)
早期百貨公司以零售為主,餐飲區域占比相對較小,約10%至15%,現代隨著消費者行為的轉變,餐飲成為吸引人潮的重要因素。不過台灣百貨公司的美食街和餐廳規劃,隨著時代演進,呈現出明顯的變化。許多百貨公司將餐飲區域比例提升至30%甚至更高,以增加顧客停留時間和消費意願。
百貨美食街營業時間延長 餐廳規劃更加多元化
為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部分百貨公司的美食區域延長營業時間,提供早午餐、宵夜等服務,甚至營業至深夜,以吸引更多客群。百貨公司的美食街與餐廳規劃更注重多樣性、體驗性與便利性,以適應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消費者期待美食街的多樣性與主題化,因此業者引進多元化的餐飲品牌,包括國際知名餐廳、特色主題餐廳等,並強調主題化設計,提供沉浸式的用餐體驗,以滿足不同客群的需求。越來越多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開始重視空間美學與氛圍營造,採用開放式廚房、藝術裝置等設計元素,提升顧客的用餐體驗,並創造拍照打卡熱點,增加社交媒體曝光度。
美食街位於地下樓層和高樓層 能利用空間也能增加各樓層停留時間
百貨公司的美食街通常位於地下樓層或高樓層,其實源自於消費者的需求跟百貨的營業考量。百貨公司的黃金樓層如中低樓層,通常租金較高,適合引進高利潤的零售或精品品牌。而地下室或高樓層的租金相對較低,適合設置美食街,既能有效利用空間,又能吸引人潮。
消費者在百貨公司內尋找餐飲選擇時,已習慣前往地下樓層或高樓層的美食街。這種既定印象使得在這些樓層設置美食街更能符合消費者預期,提升滿意度。並且有助於引導顧客經過其他樓層的零售店面,增加的停留時間和購物機會,從而提升整體營業額,達到動線規劃與人流引導的目的。
美食街位於人流多的商場中 食安與消防公安法規不能輕忽
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的美食街需遵守多項法規,以確保食品安全與公共衛生。依據《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第11條規定,臺北市的百貨公司、轉運站及商圈內的美食街餐飲櫃位業者,必須申請餐飲衛生管理分級評核認證標章。未依規定申請者,可能面臨新臺幣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鍰,並可能按次處罰至改善為止。
美食街的餐飲業者應遵守GHP,包括從業人員衛生、食材處理、作業場所設施衛生等方面。另外餐飲區域需要配備完善的排煙、排水等設施。將美食街集中在特定樓層,便於統一管理和設施配置,降低建設和維護成本。
裝修與安全管理皆須依法申請與執行 排煙與消防設備缺一不可
室內裝修與安全管理的部分,百貨公司、美食街等場所若進行室內裝修工程,需依《建築法》及《室內裝修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事先向主管機關申請施工許可證,核准後方可動工。裝修工程中涉及防火區劃、逃生通道、消防設備等部分,不得擅自變更或拆除,以確保公共安全。
在台灣,百貨公司及量販店內使用明火的規範主要涉及消防安全與建築使用管理。一般而言,這些場所對使用明火有嚴格限制,特別是在美食街等區域。然而,具體規定可能因地區和建築特性而有所差異。
特定場所如餐飲區域可能允許使用明火,但需符合相關防火設施與安全距離的要求。例如餐飲場所應設置適當的排煙設備、消防設備,並確保逃生通道暢通。部分地方政府可能對百貨公司及量販店內,使用明火有特別規定。
依據《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餐飲場所需配備滅火器、室內消防栓、自動撒水設備、火警自動警報設備等,以確保在發生火災時能迅速應對。許多百貨公司和量販店為了降低火災風險,選擇限制或禁止美食街攤位使用明火,改用電磁爐等設備。然而,這也涉及設備更換成本等考量,因此各業者的規定可能有所不同。
以這一次的事件來說,確實震撼了百貨業者甚至是消費者,也喚起了更多公安管理機餐飲相關安全的議題,因此除了現在發生事件的百貨公司之外,其他的百貨、購物中心、甚至是outlet,只要是有大量人流的綜合零售體系都應該要更為謹慎,才能讓消費者重拾信心。
【本文獲王福闓授權刊登,原文標題:《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的美食街發展方向》】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延伸閱讀
▶消費典範的移轉,讓百貨也不得不看到餐飲的集客力
▶民眾去百貨美食街越來越在乎用餐體驗,空間設施左右體驗感受
▶打造獨家品牌、爭取海外品牌首發,成為百貨商場必修課題
最新生活新聞
-
500組早產兒家庭齊聚高雄 期待社會關注照護問題
(17 分鐘前) -
新光三越氣爆櫃姐可放無薪假 勞動部解釋
(31 分鐘前) -
靚靚楊梅慶元宵 踩街表演與元宵活動熱鬧登場
(35 分鐘前) -
國家語言生活節 李遠:前進的路不會被阻擋
(35 分鐘前) -
澎湖農會改選平順落幕 各組皆同額競選
(3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