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怎麼選?這樣挑才能補充營養不傷身

整理=編輯部
不少民眾出於關心親友健康,會主動選購營養補充產品,特別是在照顧慢性病患或體弱長輩時,認為「補多一點總是好的」。然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提醒,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並非一般營養品,僅適用於特定疾病或身體狀況,若未經專業評估就食用,反而可能造成營養過剩、肝腎負擔等風險。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蕭惠文表示,當病人因生理功能失調,導致無法進食、消化、吸收或代謝一般食品或食品中特定營養成分,或醫學上認定有其他特殊營養需求,且不易透過日常飲食調整所獲取時,可作為病人單一營養來源或部分營養補充的配方食品,常見適用對象包括糖尿病、癌症或腎臟病患者等。
病況不同、營養不同!食藥署核准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分兩大類型
目前經由食藥署審核通過的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已有373件。這些產品需經由專家組成的審議小組審查通過,並取得許可文件後才能上市。依照用途與設計不同,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可分為「單一營養來源的配方食品」與僅能作為「營養補充的產品」,內容配方根據不同疾病需求而有所調整,強調專業設計與精準補給。
避免誤用!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包裝須清楚標示用途與限制!
在包裝規定上,除了需符合一般食品的標示要求,這類配方食品還必須額外標示「適用對象」、「開封與「保存方式」、「正確使用方式與用量」,並明確提醒消費者「本品屬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不適合一般人食用,須經過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使用」,同時也需註明「多食對改善此類疾病並無幫助」與「本品非供靜脈注射用」等警語。為強化辨識,自2025年1月1日起,產品正面更須顯著標示「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字樣,協助民眾一目了然。
選購前先查核!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可上網查詢許可清單
食藥署也特別提醒,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不是藥品,不具治療效果,更不應由一般民眾自行選購或長期依賴,應由醫師或營養師專業評估後再使用。民眾如有需要查詢相關產品資訊,可前往食藥署官網的「食品藥物消費者專區」中「整合查詢服務」內的「食品/核可資料」頁面,查詢已經取得許可的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清單,以確保安全與正確使用。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食藥署公布十大違規食藥廣告:「A.H.A關捷挺固立」誇大不實裁罰千萬元、代言人郭子乾也挨罰216萬元!
▶別亂買亂吃、先問過醫生再吃!正確選用「健康食品」及「特定疾病配方食品」
▶銀髮健康剛需湧現!如何抓緊含金量高且保健需求大的60+銀世代?
最新生活新聞
-
-
史書華指沒建樹 藍營:林沛祥解決通勤族交通痛點
(20 分鐘前) -
焚風與高溫再現!西半部飆34度至周二 這天鋒面接近再轉濕涼
(50 分鐘前) -
蘇澳鎮公所演練土石流防災應變 著重模擬強制撤離
(52 分鐘前) -
陳其邁出席「愛,挺台灣紀念音樂會」 緬懷台灣民主的推手余登發及余陳月瑛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