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2-07 | 引新聞

房地產/2025可買房嗎?陳碧源:房價跌不多 有喜歡就行動



(總主筆李彥謀/專訪)2024年中央銀行連續祭出「打房」政策,營建業一片哀嚎之聲,確實,房價似乎有暫時停漲的現象,有人觀望,希望等待房價跌落到自己的「攻擊範圍內」,就要下手了;然而,所謂的正常房價應該在哪,沒有標準,許多建商則是推出買房送家俱、家電,就是沒有下修房價,想買房的自住客,還要再等待嗎?



房地產/2025可買房嗎?陳碧源:房價跌不多 有喜歡就行動


圖/不動產估價師陳碧源表示,房價長期趨勢都是上漲,現在買覺得貴,但20、30年後會覺得很便宜。(艾瑞克引新聞攝)


央行打房政策讓買氣大降8成


艾瑞克IN新聞》專訪不動產估價師陳碧源,他表示,近期特別是預售屋的成交量大約短少近8成,這對建商會有兩方面的壓力,畢竟房子正在興建,所以營造廠的建築支出需要請款,再者就是銀行端的融資;由於銀行是根據建案的工程進度分批撥款,還會根據「銷售率」來判斷,如果銷售率太低,即使建案快要完工,銀行也不敢任意放款。


陳碧源指出,要建商降價恐有難度,除了原先已經簽約的客戶會有反彈外,倘若降價超過15%,恐會讓已經簽約的客戶寧可毀約重簽;因此,建商就推出許多銷售手法,包括送家俱家電外,也可能附贈停車位,或是低樓層戶換到高樓層,穩定已簽約的客戶,當有這些現象時,就表示房市狀況真的不好。


陳碧源分析說,台灣房市從民國90年、特別是92年(2003)SARS之後,就一路看漲到現在,期間很可能因為短期政策、總體經濟等關係而稍稍下滑,但幾乎都在2年之後就翻轉攀升,且都會超過前一次的高點;陳碧源直言,不必太期待建商降價出售,他們也知道這種景氣與政策的循環,所以多採「以拖待變」,等到打房效應遞減,房價反轉,就容易把餘屋出清。


央行目的是金融穩定,打房見好就收


其實,央行去年幾波的嚴厲緊縮房貸措施,關鍵還是要讓金融秩序穩定;陳碧源指出,在「新青安」推出後,「許多自住客或投資客又進場買房,銀行在房地產的放款部分,都來到3成、4成的高峰,如此將壓縮到產業界融資的空間,不利於整體經濟發展,所以央行才要求銀行方面降低房市的貸款成數」,過去若能貸到1千萬,現在可能只能貸到800萬或600萬。


陳碧源說,房價會一直上漲,跟整個經濟發展、通膨、勞工成本增高有關,這是導致房價不易下跌的主因;而央行在2024年下半年的第7波打房看到效果後,原本的第8波就縮手,原因在於央行也不敢太過緊縮,讓房市崩盤,反過來說,央行也不敢完全放飛房市,任憑房價毫無限制的狂飆。


至於2025年是不是一個買房的好時機?陳碧源指出,「這要看區域,如果比較喜歡整開區或重劃區,稍微等個2、3年是對的,若是喜歡住市區或老城區,中古屋較多,就要邊走邊看,因為有些房子是可遇不可求。」



房地產/2025可買房嗎?陳碧源:房價跌不多 有喜歡就行動
圖/不動產估價師陳碧源說,中南部房價近幾年都是以2成、3成的幅度在上漲。(翻攝自網路)

成屋或預售屋,約有1到2成的議價空間


陳碧源建議有買屋計畫的人,「買預售屋不如買新古屋或中古屋,預售屋類似期貨的概念,把2、3年後的房價先反應於現在,成屋則是當下的價格」;重點是,「不論成屋或預售屋,大概還有2成左右的gap,換句話說,如果成屋的價格較之前掉了1成左右,應該就是買房的時機點,要跌2成的機會很低」。


事實上,現在要買房的仍然很多,房地產是實體的東西,買了可以自住,也可以出租,或當作投資,且國人的觀念都是「有土斯有財」,問題在於,「你有多少自備款,以及你能貸到多少」;陳碧源說,只要台灣的經濟面是好的,房價長期趨勢都是向上走,雖然現在買房會覺得貴,但經過20、30年回頭看,當時的房價都是便宜的。


陳碧源說,「台灣房地產是一個成熟的市場,與中國大陸不能相比,政府對房市政策的管理也越來越有經驗,不會要強力地把房市打壓下去,所以期待房價會大跌大可不必」;因此,若有自住需求的人,在有喜歡的區域、環境、交通、生活機能與價格有滿意,就不必等待,把錢準備好就進場購買了。


更多引新聞報導


IN觀點/金龍海嘯是「打炒房」 陳泰源:房市未來10年走跌


國會動態/國土計畫法解決不當開發!藍綠要緩行 賴政府頭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