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審《國定假日法》 民團籲增設性平教育日、婚姻平權日
(記者陳志仁/台北報導)內政委員會再度審查國定假日法的草案,各黨委員均提出國定假日的版本;對此,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偕同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尊嚴勞動修法聯盟,及台灣綠黨、小歐盟召開記者會,呼籲立法院增加國定假日,解決勞工過勞問題,並與社會妥善溝通。
圖/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偕同民團及台灣綠黨、小歐盟召開記者會,呼籲立法院增加國定假日,解決勞工過勞問題,並與社會妥善溝通。(時代力量提供)
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秘書長簡至潔指出,設立國定假日應肩負傳承國家價值的功能,過往國定紀念日除民俗節日外,還會放入不同身份別(如兒童、青年、婦女等)、職業別(如勞動、教師、軍人等),及國家重要歷史事件;台灣自2019 年 5 月 24 日成為亞洲首個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建議將其訂為「婚姻平權日」,作為深化同志與多元性別議題關注的節點。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理事、華航空服員許嘉倫直言,身為一名女性,她希望未來增加的國定假日,可以有更多元的價值,例如將 4 月 20 的性別平等教育日,或是 5 月24 日的性別平權紀念日,這對於促進性別平等,還有促進多元性別的認識,有非常大的幫助;此外,即使華航今年才允許空服員穿褲裝執勤,但女性在職場上仍面臨性騷擾等風險,性別教育假期的設立至關重要。
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成員戴靜茹表示,目前所討論的「七天假」來說,除高度漢文化中心、也是威權時期的遺緒,更是獨裁者、男性事蹟的記述,不該將這些節日奉為解放過勞職場的圭臬;台灣職場長期過勞與性別不平等交織,許多女性因照顧責任被迫離職或遭不公平對待,應將性別平權納入法定節日的討論,讓「請假」不再被視為勞工的個人問題,而是全社會對平等與勞權的重視。
尊嚴勞動修法聯盟代表葉瑾瑜說,一個國家所重視的社會價值,透過國定假日放假,落實到人民日常生活中,是最能傳承紀念意義的方式;增加國定假日的議題已討論非常久,如果現在執政團隊還要用「持續搜集意見」當作藉口,甚至有委員只是嘴上一直說,在乎台灣的民主自由,卻半個法案都沒有提出,顯然只拿民主自由的進步價值當作幌子,包裝幫資本家拖延這項政策的手段而已。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直指,今天仍有無數孩子、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正在經歷性別認同的掙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性別平等教育日」,讓這一天成為台灣共同的承諾,讓未來的孩子不必走我們曾經走過的孤獨道路;我們要的不是空洞的假日,而是更好的台灣,國定假日不只是休息,而是國家價值的體現,假日必須承載社會意義,而非僅是政治妥協的產物。
台灣綠黨發言人王彥涵認為,「三八婦女節」應列為假日,因為該節日的起源,便包含縮短女性工時的訴求,台灣雖自詡性別平等,事實上男女同工不同酬仍為常態,且若將「家務勞動時數、照顧時數」納入工時計算,不論未婚已婚、有無小孩,女性平均工時都高於男性;建議三月第四個星期六的「關燈一小時」節能減碳行動改為「關燈減碳日」,並列為國定放假日,以展現淨零碳排的決心。
王婉諭強調,台灣勞工工時長年高居不下,根據統計,2023 年總工時已達 2020 小時,2024 年更上升至 2030 小時,位居全球第六、亞洲第二;勞工長期過勞,健康與生活品質日漸惡化,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再度審查《國定假日法》草案之際,呼籲政府正視工時問題,透過立法增加國定假日,作為減緩過勞與推動社會多元價值的第一步。
王婉諭補充,時代力量從 2016 年開始,一直都繼續維持七天假,希望這次立法後,全國的勞工都能跟時力的勞工一樣,有更多國定假日可以放;同時呼籲立法院,《國定假日法》不但是減少勞工過勞的重要第一步,更是台灣社會塑造共同價值與文化的難得機會,民間團體倡議的「性別平等教育日」、「婚姻平權日」、「國民體育日」等等,都是彰顯台灣進步價值、促進國民生活品質的重要假日。
更多引新聞報導
最新生活新聞
-
-
高餐大附中20週年慶展現教學創新 四大專區呈現餐旅人才培育成果
(26 分鐘前) -
高餐大附中20週年展4大特色課程 技職教育培育餐旅人才
(28 分鐘前) -
花蓮玉里大橋震損重建 4/1起分階段改道通行
(29 分鐘前) -
114年全社評中央大學盛大開幕 全國社團精英齊聚 點燃青春熱血!
(3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