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8° / 20° )
氣象
2025-11-24 | 引新聞

乳癌化療不適可中醫輔助 恩主公醫院:陪伴病人走得更長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癌症之一,化療、手術或荷爾蒙治療常伴隨疲倦、掉髮、噁心、手腳麻木及失眠等副作用,對病人身心造成極大負擔;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顯示,約 78% 的病人在化療期間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四分之一病人甚至曾想放棄治療,可見化療不適對身心影響甚鉅。



乳癌化療不適可中醫輔助 恩主公醫院:陪伴病人走得更長
圖/廖唯宇醫師強調,中醫輔助治療在專業評估與良好溝通下,可成為乳癌病友療程中的一項穩定力量,陪伴病人走得更長、也更安心。(恩主公醫院提供)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廖唯宇醫師表示,中醫輔助治療可作為病友減輕化療不適的選項之一,臨床案例顯示,透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或補氣養血等調理,病人可緩解手腳麻木、紅疹、失眠等症狀,提升生活品質,並在醫療團隊陪伴下穩定完成療程;一位五十多歲病人在化療期間手腳麻木與紅疹嚴重,經中醫調理兩週後症狀明顯緩解,恢復日常活動能力。


治療前、治療後與荷爾蒙療程期間 中醫調理各有重點


廖唯宇醫師指出,中醫調理依治療階段有所不同,主要是配合西醫治療,針對常見不適與體質狀態進行調整;治療前以疏肝解鬱、安神為主,改善焦慮與睡眠,臨床上常見的藥材包括浮小麥、夜交藤、合歡皮等,作為協助調整情緒與睡眠狀態的輔助方式之一。


治療中在化療或放療期間,中醫調理多依患者出現的不同不適症狀,選擇適合的調整方向,依症狀選用補氣養血、健脾和胃清熱解毒或補腎益氣;治療後及荷爾蒙療程期間則以調理臟腑、調整氣血為原則,並視更年期症狀搭配藥材。所有中藥皆需經辨證處方,不建議自行購買或服用。


廖唯宇醫師提醒,中西藥應間隔服用至少一小時,避免潛在交互作用,並慎選保健食品,避免攝取類荷爾蒙成分產品,以免干擾治療效果;強調中醫輔助治療並非取代西醫,而是提供病人在療程中的另一份支持,並建議病人維持規律作息、飲食清淡及適度紓壓,兼顧身心平衡,提升恢復能力與生活品質。


更多引新聞報導
打呼如雷夜停呼吸 恩主公醫院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危機
腸道益菌能影響記憶 恩主公醫院范守仁揭延緩失智新契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