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8° / 24° )
氣象
2025-05-02 | 報新聞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文/袁青


在時裝週的眾聲喧譁中,總有一些選擇靜默的風格。

沒有明確風格標籤,但卻總讓人難以忽視。尤其是來自比利時的設計師——Dries Van Noten、Ann Demeulemeester、Martin Margiela、Raf Simons,在無聲中建構出一種神秘、超凡的服裝態度。

什麼是比利時的時尚精神?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介於邊緣位置,特殊的歷史與文化邊陲感的比利時:融合法式華麗和英國龐克,形成冷感中的浪漫、理性中的神秘——不迎合市場、不炫耀身份。

一種經過內化、沉澱之後的克制。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不像商品,更像意識形態的時尚版本。Dries Van Noten 正是具代表性的一位。

一場宛如儀式的視覺敘事——珠飾如淚、網紗覆面、流蘇如風搖曳延展,一切低語般呈現。

Dries 讓「美」不僅是裝飾;而是一種「情緒質量」——柔軟、繁複、甚至近乎混亂。

這種美學,帶著詩意的反叛。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或許可以把他們的設計風格解讀為某種「斷裂美學」:拆解、重組的Margiela ;而Ann 用詩人式的黑色訴說孤獨;Raf Simons 在青春與秩序之間反覆拉鋸。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至於Dries,我會用時尚深呼吸形容它:用布料說話,以色彩吟唱,服裝變成一首低廻的歌……..

在比利時設計師的宇宙裡,穿衣不為表現自己,而是處於某種精神磁場。時裝像靜默的自我修行,不關乎外界目光,而是直視內心溫柔。

於是,不必為了成為誰,卻保留著「不被定義的自己」。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比利時態度】 一種靜默的反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