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1° )
氣象
2024-01-29 | 台灣好報

兒子回來/張春苗

張春苗

孩子放假回家,這似乎是一個普遍公認的重要時刻,也是一個最能看出各個家庭親子相處模式的瞬間。

我一向是個笨媽媽懶媽媽,廚藝不精,還不虛心好學。孩子上小學時,我負責孩子的午餐,我們吃遍了縣城所有的鹵菜攤鹵菜店。一個鹵菜,一個白菜,一個蒸雞蛋,一碗白米飯,幾乎成了飯桌上的標配。以致於,現在我一看到鹵菜就沒胃口了。

元旦剛過,上大學的孩子們,紛紛回家,朋友圈裏輪番上演家庭團圓的溫情大戲。

像催化劑一樣,我也莫名其妙地被感染,開始計畫著拿什麼招待即將回家的兒子。

確認好兒子到家的時間,晚上7:30到舒城東站。我提議:要不,我先在海底撈預定好,接站後,咱們仨直奔海底撈。

孩子爸不置可否,當然,他的意見也不重要。兒子嫌麻煩,剛回家不想出去,就在家裏隨便吃點。那就家常飯招待,我也樂得省錢。

孩子爸是家裏的大廚,從冰箱裏掏出一團凍牛肉,一團豬肉,又買了兩個素菜。最終,兩葷兩素,四個菜。

兒子到家後,脫下外套,就準備吃晚飯。且慢,我搬出電子體重秤,稱一下,留個數字,便於一個月以後對照。我還順手發了個朋友圈。

沒有人點贊, 同是大學生媽媽的好友們不約而同開啟聲討模式。

“沒有硬菜,差評!”

“鯽魚湯、雞湯、大螃蟹、大龍蝦統統沒有!”

“就你這伙食,還讓孩子稱體重,一個月以後不瘦就不錯了!”

我試圖解釋,惠子一句話總結:解釋沒用,就是不上心。

第二天,我和老公正常上班。孩子一個人睡到十點多起床,點個外賣,早餐午餐一併解決。晚餐由娃爸負責。

第三天,依舊如此。

第四天,我不上班。和兒子商議,兒子說要不還是外賣。我搖頭,我在家,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你再吃外賣。那天中午,我淘米切香腸,兒子洗白菜切白菜,三下五除二,午餐就解決。蒸香腸,兒子說挺香;炒白菜是兒子的手筆,有點糊,我真誠地誇讚味道還可以。飯光菜光,母子盡歡。

同事打趣我說,兒子回來了,你如此敷衍潦草,孩子以後和你不親。我也認真想過這個問題,是該整幾個拿手菜,拴住孩子的胃,讓他在離家的日子,想念媽媽的味道,也為我晚年的幸福生活加個籌碼。

我會攤粉,雞蛋加山芋粉,粉皮攤好後,切條,像下麵條一樣,味道好極了;我會煮花式速食麵,零失敗;我會獨特的張氏蛋炒飯,可媲美揚州炒飯;我包的餃子,形狀不咋的,味道遠勝過超市裏買的思念水餃……

我的心裏一陣輕鬆,終於找到了自己的閃光點。

家,不僅要有飯菜香,還要有歸屬感。我沒有米其林級別的廚藝,但我願盡我所能,創設一個隨心隨性的自由氛圍,讓回家的兒子,在普通的飯菜裏同樣能品出母愛的滋味。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