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8° / 24° )
氣象
2024-05-05 | 台灣好報

在九寨溝我看到了天葬/齊鳳池

齊鳳池

這些年我參加過許多朋友的親屬葬禮,而且也操辦過一些送葬的儀式。對於操辦喪事,我多少還懂得一點程式。但懂得,也只是局限於漢族和我們當地的風俗。對於少數民族的喪事就知道甚少了。

我聽說回民人死了要把屍體洗乾淨了,屍體上的毛髮都刮乾淨了,然後再用白布包裹起來。聽他們說,這叫乾乾淨淨來到世界再乾乾淨淨離開人世。回民人死了不用棺材,墓穴是用磚砌的,把屍體放在一個大的抽匣裏,然後放在砌好的墓穴上,一拉抽匣的蓋,屍體就掉在了墓穴裏了。如果人是仰面朝天的,這說明死者升天了,親屬不哭。如果人是面朝下麵的,說明死者下了地獄。親屬可以使勁哭。回民發喪人我就看過一回,是鄰居家的馬大爺死了,我去幫忙。所以,我看到了全部過程,而且記得非常清楚。

至於其他少數民族的水葬、天葬、火葬我只是聽說過或者在電影和電視裏看過,不過,那都是模擬的虛假的。真正的天葬,如果沒人告訴我,就是看到了我也不知道。

我在四川的茂縣和松潘縣看到了許多天葬的情景。不過,那也是導遊小姐潘麗娜告訴我的。如果她不講,我根本不知道那是幹什麼的。

在去九寨溝的路上,經過松潘和茂縣沿路的大山,我看到在大山的半山腰上,插著許多彩旗,而且用繩子拉著五顏六色的三角小旗。潘麗娜小姐告訴我說那叫經幡。她說經幡越多說明死者的威望越高。於是,在經幡飄蕩的上空,我又看到了許多烏黑的禿鷲在經幡的上面盤旋。潘麗娜小姐說,那些禿鷲就是來吃死者肉的。她說:“藏民人死了,一是水葬,一是天葬。水葬我也沒看到過。天葬我看到好幾處.

從九寨溝回來後,我查了一下資料,據《西藏志》記載:天葬就是將死者的屍體喂鷲鷹。鷲鷹食後飛上天空,藏族人認為這樣死者可以順利升天。

天葬都在天葬場舉行,天葬場一般有固定地點。地點大多設在半山腰處.人死後,屍體停數日,請喇嘛念經,擇日送葬。出殯一般很早,有專人將屍體送到天葬師那裏,先焚香供神,鷲見煙火都聚集在天葬場上空。天葬師先將屍體衣服剝去,按程式肢解屍體,將肉骨剝離。骨頭用石頭搗碎,並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塊放置一旁。最後,天葬師用哨聲呼來鷲,按骨、肉順序別餵食,直到吞食淨盡。

天葬是藏族古老而獨特的風俗習慣,也是大部分西藏人採用的喪葬方法。

藏族的喪葬形式是經歷了歷史變化的,據藏文史籍記載,在遠古的“七天墀”之時,諸王死時是“握天繩升天”,“如虹散失,無有屍骸”。這種情況同藏族當時的認識有關,當時藏族認為其祖先來自天上,死後歸天。

藏語中稱天葬為“杜垂傑哇”意為“關(屍)到葬場”;又稱“恰多”意為“喂鷲鷹”。文中“恰”是一種專門食屍肉禿鷹,謂之“哈桂”。據此可知這種“天葬”亦可謂之“鳥葬”。

天葬是藏族較為普遍的一種葬俗,亦稱“鳥葬”。用於一般的農牧民和普通人。藏族佛教信徒們認為,天葬寄託著一種升上“天堂”的願望。每一地區都有天葬場地,即天葬場,有專人(天葬師)從事此業。人死後把屍體捲曲起來,把頭屈於膝部,合成坐的姿勢,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於門後右側的土台上,請喇嘛誦超度經。擇吉日由背屍人將屍體背到天葬台,先點“桑”煙引起來禿鷲,喇嘛誦經完畢,由天葬師處理屍體。然後,群鷲應聲飛至,爭相啄食,以食盡最為吉祥,說明死者沒有罪孽,靈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淨,要將剩餘部分揀起焚化,同時念經超度。藏族人認為,天葬台周圍山上的禿鷲,除吃人屍體外,不傷害任何小動物,是“神鳥”。天葬儀式一般在清晨舉行。死者家屬在天亮前,要把屍體送到天葬台,太陽徐徐升起,天葬儀式開始。未經允許,最好不要去觀看。

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區最普遍的一種葬俗。依據西藏古墓遺址推斷,天葬可能起源於西元7世紀以後,有學者認為,這種喪葬形式是由直貢噶舉所創立的。西元1179年直貢巴仁欽貝在墨竹工卡縣直貢地方建造了直貢替寺,並在當時推行和完善了天葬制度。

關於天葬,藏傳佛教認為,點燃桑煙是鋪上五彩路,恭請空行母到天葬台,屍體作為供品,敬獻諸神,祈禱贖去逝者在世時的罪孽,請諸神把其靈魂帶到天界。天葬台上桑煙引來的鷹鷲,除吃人屍體外,不傷害任何動物,藏人稱之為“神鳥”。據說,如此葬法是效仿釋迦牟尼“捨身飼虎”的行為,所以西藏至今仍流行天葬。

我看到禿鷲們都飛走後,下麵就只有那些五顏六色的經幡在飄蕩了。

我離開松潘縣、茂縣到達汶川後,在大山的半山腰上,就再也沒看到有禿鷲在天空盤旋了。因為,汶川不是藏族人生活區,所以就看不到天葬了,要想看天葬,就得回到藏民居住的地方去再看了。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