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07 | 台灣好報

不靠海的城市國中生 勇奪全國海洋詩創作特優

不靠海的城市國中生 勇奪全國海洋詩創作特優

【記者 吳瑞興/嘉義市 報導】就讀嘉義市大業實中九年級學生楊程喻,以「提燈」為名,創作海洋詩,勇奪教育部「第三屆全國海洋詩創作」國中組「特優」,6月5日與指導老師吳靖涓北上國家圖書館,接受教育部鄭英耀部長親頒獎項,今年海洋詩創作徵選以「永續海洋」為主軸,歷經初審、複審及決審三道評選程序,評選出國中組18件作品,楊程喻的作品與其中2件並列全國特優,實屬難得。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自112年度起推動十大旗艦計畫,以「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為願景,希望藉由城市治理的角度,創造下個世代更好的生活環境。雖然嘉義市不臨海,但在海洋保護議題,嘉義市也不缺席,透過結合國際教育,以學校水域課程為起點,以國家整體的全方位視野,增進教師專業成長,落實教學並深植校園,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出具有海洋素養、海洋基本知能、國際素養、全球責任感的「21 世紀國際化海洋教育」人才。

教育處郭添財處長也表示,嘉義市是一座不靠海的城市,為涵養孩子能「知海、親海、愛海」,積極推動海洋教育,發展以八掌溪為軸線,貫穿上、中、下游的溪流課程,並將城市設計「穿城之水-道將圳水綠廊道」導入課程,讓孩子們在生活裡、上學途中,即能自然而然習得「永續」的概念,珍惜海洋水資源。


不靠海的城市國中生 勇奪全國海洋詩創作特優

校長陳明君表示,學校為嘉市海洋教育中心,除定期辦理海洋教育種子教師培訓,邀請海洋教育專家如蟹博士鄭清海老師到校分享,也將海洋教育結合SDGs課程,辦理「大業海洋祭」、淨灘、海廢藝術創作課程等,讓師生透過參與,實踐海洋永續。

創作者楊程喻說,現在社會大眾都很關注海洋議題,不論是海洋飄流垃圾的回收清理或是生態環境保育都是十分重要的課題,但比較少人注意到那些因海難因意外而墜於海底的殘骸,那些可分解或不可降解的垃圾廢棄物被人們遺忘於深海,只有深海的魚類帶著光源掠過時才能窺見一些樣貌,或許我們對海洋的保育不應止於淺顯的外貌,淺海與深海的生態都應受到重視、保護。

指導老師吳靖涓說,平時課程融入海洋議題,也透過班企參與海廢製作,了解海洋生態被污染的嚴重性。這次結合海洋詩歌創作,讓孩子更進一步探討海洋生態與環境的關聯性。住在不靠海城市的孩子,透過海洋教育課程的落實,一樣可以寫出具有豐富的永續海洋創作詩-魚蝦、綠藻、螃蟹與礁石。

圖說:就讀嘉義市大業實中九年級學生楊程喻,以「提燈」為名,創作海洋詩,勇奪教育部「第三屆全國海洋詩創作」國中組「特優」,6月5日與指導老師吳靖涓北上國家圖書館,接受教育部鄭英耀部長親頒獎項。(記者吳瑞興翻攝)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