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推動區域整合管理減少荔枝椿象侵擾

【記者 廖美雅/台中 報導】荔枝椿象俗稱臭屁蟲、臭椿象或荔椿,喜好於荔枝、龍眼及欒樹等無患子科植物的嫩梢、嫩芽上吸食危害,造成農友果園損失;另外雖然成蟲不主動攻擊人,然而受到驚擾時會分泌臭液,碰觸到人體皮膚或眼睛,可能造成灼傷般的潰瘍。

▲荔枝椿象成蟲吸食龍眼花穗、嫩芽及嫩果等。
針對荔枝椿象侵擾,農業局配合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啟動區域整合防治。化學防治部分,適逢從越冬期甦醒的成蟲體內脂肪已消耗,對藥劑容忍性低,農業局籲請農友於今年2月3日起至3月14日止之化學藥劑共同防治期程,確實配合防治作業,以有效降低荔枝椿象族群密度,避免造成荔枝與龍眼產業的經濟損失危害。農友可使用賽洛寧、亞滅培或丁基加保扶進行防治,並加強葉背與枝條縫隙的施藥,施藥時也須依標示注意個人防護,確保安全。
農業局提醒,龍眼、荔枝也是蜜蜂重要的蜜源,且蜂群可增加果樹授粉率,應妥善保護。為避免蜜蜂採蜜時受防治藥劑誤殺,呼籲農友應儘早施藥,並於開花前10天停藥;開花期間改以摘除卵片或敲擊捕捉等物理防治方式。
除了化學藥劑防治荔枝椿象成蟲外,農業局利用平腹小蜂降低荔枝椿象後代數量。平腹小蜂為膜翅目、旋小蜂科的昆蟲,屬於單元寄生的寄生蜂,遭寄生的卵會羽化出一隻新寄生蜂,是目前荔枝椿象卵期最常見的天敵昆蟲。平腹小蜂的雌蜂會將卵產於荔枝椿象卵內,被寄生的卵粒則無法順利孵化出椿象若蟲,20天後從卵內羽化出平腹小蜂成蟲,其又繼續尋找荔枝椿象卵寄生,因此可逐年降低荔枝椿象的子代數量。

▲平腹小蜂將卵產於荔枝椿象卵內。
農業局表示為確保糧食安全及永續生產模式荔枝椿象防治策略扣合永續發展目標,農業局導入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觀念,透過上述各種防治方式,並依作物生長期及荔枝椿象生長階段,搭配選擇適當方法,因地制宜進行害蟲整合防治,以增加農業生產經濟效益,減少生態環境影響及達SDG 2及SDG 12永續發展目標。(照片/記者廖美雅翻攝)

▲化學共同防治期程。
最新生活新聞
-
拚i郵箱使用率 國內包裹限時優惠每件省10元
(14 分鐘前) -
台東森林公園票價擬調漲為80元 議員憂影響觀光
(15 分鐘前) -
高雄首座夢幻打卡地標 走進歐洲19世紀皇家窯瓷「莉‧瓷藝博物館」,如置身歐洲《繁花盛宴》沉浸式展覽
(18 分鐘前) -
和平溪口小燕鷗繁殖熱點 台泥組巡守隊
(21 分鐘前) -
「高溫假」有望實行?氣象署擬修法
(2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