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的抓鬼遊戲/魯云湘

魯云湘(國際事務研究者)
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兩岸間的情報鬥智猶如一場詭譎卻又充滿戲謔意味的「抓鬼遊戲」。一邊是大陸軍方的高階「鬼」,一邊則是台灣軍中基層「捉鬼隊員」,各自上演著不同層次的間諜戲碼。
近來台北地方法院,宣判一起涉及軍中資料洩漏的案件,涉案者皆為基層官兵。他們利用手機翻拍機敏文書,像極了業餘捉鬼人員,手忙腳亂地抓住一隻「鬼影」便想藉此獲利。這類操作,不僅暴露資通安全上的漏洞,更突顯出一些官兵在利益面前,忽略軍隊嚴格保密規範的問題。正如同那些自製的捉鬼道具,缺乏專業訓練與嚴密監控,結果只讓「鬼」有機可乘,演變成一場鬧劇般的抓鬼秀。
與台灣的「業餘捉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陸最近傳出的消息:一位被譽為「武統大將」的高階將領,竟因涉嫌洩漏台海作戰計畫而遭「抓鬼」行動。這名高階「鬼頭」若真有此案,不僅使得其軍中秘密戰略計劃面臨重大風險,更揭露高層內部可能存在的政治清洗與權力鬥爭。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或許正是北京在調整軍中權力結構時,為了清除不合時宜的「鬼」而採取的極端手段。這場高調的抓鬼遊戲,無疑讓外界感受到大陸軍中那股不容忽視的嚴肅氣息,即使戲謔的外衣難以掩蓋背後的血淚沉重。
兩岸在間諜活動上,各有各的「抓鬼」套路。台灣的基層捉鬼事件,更多反映出個人利益與監控漏洞問題;而大陸高階將領的案件,則似乎涉及更深層次的權力鬥爭與軍隊整頓。正如同捉鬼遊戲中,初學者往往只會被一些顯而易見的「鬼」所困擾,而高手之間的對決,則充滿了隱秘與危機。無論是誰失足,或是誰故意為之,這些「鬼」的出現都提醒我們,軍中保密工作絕不能掉以輕心,否則一不小心,整個戰略體系都可能因此蕩然無存。
雖然筆者以看似詼諧的方式,描述兩岸的間諜活動與行為,但背後卻隱藏著極其複雜的情報安全與軍事政治問題。當「鬼」與「人」在這場遊戲中互相試探、互相牽制,我們只能期盼無論是業餘還是高手,都能在這場遊戲中,保持對國家安全與軍事紀律的最基本尊重。畢竟,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左右全局的關鍵。(圖片翻攝畫面示意圖)
最新生活新聞
-
屏東海生館春季限定萌力出擊:變身吧!鸚鸚!開啟生態冒險之旅
(24 分鐘前) -
新竹臺大分院「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中心」揭牌 提升兒少身心健康照護品質
(34 分鐘前) -
新竹榮服處畢業學子 感恩回饋捐助認養金
(36 分鐘前) -
彰化榮家日照中心喜迎寒食節 學員手作包潤餅幸福好滋味
(41 分鐘前) -
2025/04/02 空氣品質說明(22:00)
(5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