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妻天津行/劉光軍

劉光軍
2019年國慶日放假,我和老妻說好去一趟天津。因為兒子在那裏上班,讓他帶著我們去一趟薊縣的盤山。兒子幫我們聯繫好了大巴,我們簡單帶了一些物品就乘車去了。
一路高速,暢通無阻。只是在上高速前,由於他們還要接人,耽誤了不少的時間。所以當車進入天津時,已是下午五六點了,在一座立交橋的旁邊下車,就給少勇打電話。這時候我忽然發現,他就在前面不遠的地方等著我們。我們走了過去。我本以為那裏應該離他上班的地方不遠,可隨後發生的事情證明我錯了。見到了少勇,然後改乘公車,沿著一道河順流而下。又走了大約三四十裏路,才到了一個鎮子上。少勇讓我們在這裏下車,說是這個鎮子叫小站。我聽後不覺一愣,就問他是不是以前袁世凱練兵的小站,他說沒錯,就是那袁世凱從前訓練新兵的地方。
下車後,沒顧得上休息,就找到一家旅館,開好了房間。便一起出去來到街上,在一家飯館吃了飯,少勇便返回單位上班去了。這時候天還沒有黑,我和老妻就隨意向東慢慢走,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一處地方,才發現這裏竟是袁世凱小站練兵的地方。
這裏有一座小城,城的南北兩面都有護城河,有高高的城門樓和高大的城牆。奇怪的是城門上方沒有匾額,只有一個大大的篆書“兵”字。仰望城上,每兩個垛口之間都有炮口探出。城的西側有一棟灰色建築,看著似非新建之物。大門是拱形結構,門上橫一匾額,隸書四個大字“督練行轅”。門的右側則懸掛著一個黑底金字的牌匾,上面寫著“天津小站練兵歷史博物館”。大門鎖著,無法入內參觀。我們只能繞著小城走了一圈。天馬上就要黑了,於是,便回到旅館休息了。
少勇請了假。就從小站乘公交到海河大橋旁邊的天津火車站,乘車一路北行,到達薊縣時已經中午了。隨便找了一家飯館,打了尖,改承公交去向盤山。在快出薊縣城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右前方就是“獨樂寺”。只可惜當時心在盤山,竟然擦肩錯過了。
在寬闊高大的盤山山門前下車後,購票入山。迎面最入眼的就是乾隆爺那句“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大幅宣傳標語。另外還有一處“乾隆帝巡幸32次的地方”的石雕標誌。
正是: 徑錯溪流傍水彎,飛花濺雪去無還。
三十二遍龍行處,道是京東第一山。
——盤山吟
留影畢,相攜前行。剛開始道路比較平坦,當走過寫有“京東第一山”的壯美牌坊後,才真正開始了登山之路。過“三盤暮雨”瀑布清潭,沿石徑拾階而上,緣溪流,賞古松,在淙淙流水聲中漸入佳境。走過薊州知州親手題寫的“鳴騮入穀”刻石,便來到了“招隱”幽境。此地有崇山峻嶺,怪石奇松。更有飛瀑濺玉,漱峽流泉。抬頭巨石“迎客”,低頭澗水“滾雪”。精陽王恒彬筆書“真空”,盤山羅漢園佛子悟道。“梅仙洞”裏參日月,千年古杏度春秋。趙樸初去後留丹,直稱此為“東五臺山”;華成留名,誓言福地有神牛。止步“萬松聖境”,以為不久絕頂,耳聽雲裏鐘聲,疑似天外飛聲。道旁兩側,濃陰遮日,浮屠遍佈。松下小憩,山風習習。興盡折返山下。原路南行,一時間所曆一切,霎時間盡成往事。
初上盤山約碧空,入林斜照送清風。
時看飛瀑雲間出,吐玉噴珠石徑中。
-——午後登盤山口占
松入斜陽染翠濤,浮屠道側比肩高。
晚鐘無奈難絕耳,盡是遊人信手敲。
——過盤山天成寺
- 新聞關鍵字:國慶
最新生活新聞
-
-
東北角春季限定美景 石花菜彩繪海岸地毯
(33 分鐘前) -
雲科大馬來西亞國際接軌與南向永續人才培育計畫
(37 分鐘前) -
佛光山南台別院安樂富有講座 黃建榮分享健康新知正能量
(38 分鐘前) -
清明連假收假湧北返車潮 台1線楓港段調撥車道
(4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