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7° / 22° )
氣象
2025-05-02 | 台灣好報

夢見梁山泊內改/夏俊山

夢見梁山泊內改/夏俊山

夏俊山

在高中教了幾年書,我越來越想寫文章。晚上,學生下了自習後,我開始在燈下熬夜,開始寫故事新編《梁山泊內改》:

經宋江策劃,梁山泊上演了一場“忠義堂石碣受天文”的戲,給一百零八位頭領排完了座次,還好,沒有人懷疑這“上天的名義”是不是政治陰謀。大家各安其位,梁山泊進入了空前的繁盛時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官軍一時沒有來剿,內部也算安定,但另一個問題很快暴露出來。山寨的分配制度仍然是晁蓋時期的“大鍋飯”。彼此稱兄弟,有酒一同吃,有錢一同使,幹與不幹一個樣,怎麼能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呢?為了山寨的興旺,改革勢在必行,這幾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識。

宋江讓吳用先擬一個《梁山泊內部改革方案》,然後人手一份,讓大家充分討論,廣泛徵求各方面的意見,最後再確定新的分配獎懲政策。

顯然,這將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方案”一出臺,討論就十分熱烈,李逵、安道全、時遷、公孫勝、宋萬等——他們為其中一些具體的條條杠杠爭得拍桌子打板凳,差點兒動武。原來李逵認為利益分配應該向一線的戰將,尤其是步軍戰將傾斜。因為這些人最危險,最艱苦。他的意見得到了魯智深、武松等人的一致贊同。安道全認為,分配要把技術職稱放在首位,梁山泊沒有技術人員的默默奉獻,根本支撐不下去。蕭讓、金大堅、時遷等立刻表示支持,不過,時遷堅持要補充一點:要重技術水準,不可看職稱——這又得到操刀鬼曹正的支持,偷盜和殺豬在他們眼中都是技術活兒,遺憾的是他們都沒能評上職稱。宋萬極力主張分配要從“寨齡”出發,杜遷、朱貴等王倫時期就已“戰鬥”在山寨的元老立刻大聲附和。公孫勝本來也贊同,但鐵面孔目裴宣指出:公孫勝雖然在“火拼王倫”時就來到山寨,但後來離寨雲遊,“寨齡”中斷,如今要算“寨齡”只能從第二次上山算起,公孫勝頓時改變了主張,成了“寨齡”派的反對者……討論和舌戰進行了七七四十九天,只有對職務金差距太大意見比較集中,宋江、盧俊義、吳用組成的“改革領導組”,充分聽取意見後,一錘定音,終於正式公佈了《梁山泊內部改革方案》。

青蛙叫一夜,遠不如公雞啼一聲。因為“方案”規定:除了適當考慮“寨齡”、“職稱”、“戰功”之外,今後主要按所在崗位和考核情況分配金銀。至於安排什麼崗位、誰來考核,權力自然歸宋江、盧俊義、吳用組成的領導組。“方案”還規定:領導組考核馬軍頭領,另發職務金黃金一百兩;馬軍頭領考核步軍頭領,另發職務金白銀五十兩;步軍頭領考核水軍頭領,職務金白銀二兩……

“方案”公佈的當晚,宋江就收到了兩筆賄金,一筆是雙槍將董平所送,他做過朝廷的官,賣掉一支槍,把銀子用來送禮,他覺得值——考核時只要宋江抬抬手,多得買十支槍的銀子也有可能;一筆是宋萬所送——擺資歷不行了,他希望由步軍頭領改為馬軍頭領;水軍頭領張順覺得職務金差距太大,想提意見,無奈“同道”太少,只好作罷。最想不開的是聖手書生蕭讓,他總覺得權力的介入使這種利益的重分配變了味,不識字的農民都知道,就是兄弟倆分家,也不能由某一方作主,否則,有權分配者不給自己多分才怪呢。要公平除非負責分配的一方讓無權分配者先選取自己的一份,或者大家完全平等地作主……你看,“改革領導組”的三位都騎馬,馬軍頭領能虧嗎?這種“改革”符合梁山泊舉義旗的宗旨嗎?也許是一時衝動,蕭讓寫了篇文章《沒有真民主 改革定變味》。

蕭讓的文章並未拿給人看,還是有人得到資訊,向“改革領導組”的成員作了彙報,不久,蕭讓就下了崗,接替他工作的據說就是那個向領導組彙報的人……

忽然有很熟悉的聲音傳來:“你怎麼趴在桌子上睡覺?是學校搞改革,你整理材料太累了吧?”原來我已經開始做夢,妻子把我叫醒了。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