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19° / 17° )
氣象
2025-11-27 | 台灣好報

北港刺繡展凝聚在地情感 大龍旗成百年文化主軸

北港刺繡展凝聚在地情感 大龍旗成百年文化主軸

【記者 蘇峯毅/雲林 報導】「繡Show笨港學員成果展」27日上午在北港登記所亮相,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北港鎮公所攜手辦理。展出20件作品皆出自北港居民之手,以刺繡捕捉地方產業、家庭記憶與宗教信仰,展現北港文化的深厚底蘊。


北港刺繡展凝聚在地情感 大龍旗成百年文化主軸
▲此次成果展除呈現學員對生活的真情書寫,也象徵北港迎接大龍旗回歸前的一次文化總動員。(記者蘇峯毅攝)

文化資產局局長陳濟民表示,北港飛龍團的大龍旗自1929年問世以來,是北港媽祖遶境最重要的文化象徵之一,目前已被指定為國家重要古物。此件織品使用大量金蔥與傳統刺繡技法,是台灣陣頭文化史上重要里程碑。局方正在規劃為大龍旗百年舉辦展覽,並以跨區聯展的方式擴大推廣,使更多民眾理解其文化價值。

鎮長蕭美文說明,鎮公所全力協助工作坊與展覽,並透過影像記錄保存過程,是為迎接大龍旗回歸北港做準備。她指出,這不僅是文化保存工作,更是地方共同記憶的再塑造,期待未來結合刺繡技藝推廣,讓更多人認識北港文化。


北港刺繡展凝聚在地情感 大龍旗成百年文化主軸
▲「繡Show笨港學員成果展」27日上午在北港登記所亮相,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北港鎮公所攜手辦理。(記者蘇峯毅攝)

開幕式由北港新龍團演出揭幕,延續百年飛龍團的歷史脈絡,象徵傳承精神。本次工作坊特別邀請模範父母家庭與其子女共同加入,從零基礎學起,歷經導師量身設計圖稿、基礎針法訓練到作品完成,學員們常利用休息時間與夜晚加班刺繡,呈現驚人的投入。

本次展品呈現多元生活面貌,包括清潔隊員在遶境後默默付出的身影、工地母親的辛勞、在地攤商與工廠工人的日常,以及長者重現修補龍皮的生命經驗。每件作品都承載深刻的家庭故事,也繡出北港居民對文化的溫柔與堅定。成果展不僅展示刺繡技術,更呈現北港社區文化動力,見證地方故事如何透過一針一線被重新看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