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轄內三大場域 7/22起一次性餐具須收費
邁向淨零、落實源頭減廢,台北市公告,從今年7月22日起,位於台北市內的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北市府所屬各機關委外經營場館,販售餐飲時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盒、碗、筷子及湯匙,每項收費不得低於1元,列管場所約280處。新措施上路後,預估北市1年可減少約2,700萬個一次性餐具,減輕垃圾處理對環境造成的負擔。
台北市環保局表示,台北市政府長期致力推動減塑減廢行動,為減少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濫用與不當使用危害環境,以及對民眾造成的健康風險,於2016年及2020年陸續推動「台北市政府禁用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執行要點」與「台北市政府一次性餐具外帶計價及分類回收執行計畫」。
而今年起,更進一步因應《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公告「台北市販售餐飲不得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之公私場所、品項及收費標準」,期待先由公部門率先落實,以一次性餐具計價收費,以價制量,並鼓勵自備環保餐具,從日常生活實踐循環減廢,引領市民邁向淨零新生活。
環保局表示,一次性餐具管制初期推動禁用美耐皿餐具,採由內而外、由公而私的方式推廣,截至2024年,轄內38處市場、13處夜市、29所大專院校、27個中央機關、119處委外場館、53家百貨公司、16家量販店及607家企業等共計有902處公私場所響應。
環保局指出,近年陸續於北市府可外帶消費的委外場館推動「一次性餐具外帶計價及分類回收」,目前北市府所屬119處委外場館,無論內用外帶都鼓勵使用可重複性餐具,已獲眾多公私部門響應。此次公告建立在既有的基礎上,期藉由法制化,以價制量,強化並推動減塑減廢政策,並鼓勵民眾自備環保餐具,營造環保健康新文化。
環保局表示,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也是緩解大量廢棄物產生及減輕後端處理負擔,北市積極推動減量政策,期透過法制基礎推動「販賣業管控」及「使用者付費」機制,公私協力鼓勵民眾養成自備環保餐具習慣,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從生活中建立「自備、重複」觀念,珍惜資源利用,減少「使用一次即丟」的情形,一同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共創環保城市。
最新生活新聞
-
彰化縣中小學聯合運動會開幕 二千選手齊聚一堂競技展實力
(19 分鐘前) -
大員皇冠彩豐樓3月必點新菜 經典粵味老菜新吃 滿額再送鴻運富貴糕
(24 分鐘前) -
台南亞太球場迎韓職春訓賽 黃偉哲盼提供最好服務
(27 分鐘前) -
南投高中生設計居家地震防護 獲發明展選拔賽金牌
(27 分鐘前) -
《寶物島》登Disney+冠軍 朴炯植復仇黑化演技大突破
(2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