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19° )
氣象
2025-04-28 | TCnews慈善新聞網

慈大部落廚房 教導師生烹調阿美族當季野菜


慈大部落廚房 教導師生烹調阿美族當季野菜


春天不只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更是吃野菜的最佳時刻!四月二十五日,慈濟大學學務處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舉辦部落廚房-婦女們的野菜秘笈,邀請阿美族的部落媽媽陳品潔、高嬌豔教導師生如何辨識野菜,還親手烹調、現場料理,端出一道道最原始、健康且當季的阿美族野菜美食!



慈大部落廚房 教導師生烹調阿美族當季野菜


部落媽媽設計的五菜一湯,有箭筍、清炒豆瓣桂竹筍、龍葵蛋花湯、蕗蕎烘蛋、雙色糯米飯。其中,俗稱「阿美沙拉」的蕗蕎長得像蔥又像蒜,還有著類似洋蔥的嗆辣口感,是原鄉部落常見的辛香料。正值鮮嫩的還有箭筍,特別的是,箭筍從發芽破土到可以採收,只需短短幾天,菜蟲壓根來不及偷吃,所以,箭筍沒有病蟲害,也絕對沒有農藥殘留的疑慮。



慈大部落廚房 教導師生烹調阿美族當季野菜


其實,在部落媽媽陳品潔眼裡,不論是野菜或路邊雜草,全都是美味食材。像是下過雨後的龍葵特別鮮嫩,可汆燙快炒,也能煮湯、粥。甚至,以龍葵葉煮成的湯,還能用來解酒,全都是部落耆老傳承的飲食智慧,所以,阿美族被稱為「吃草的民族」。特別的是,長得像輪胎的綠番茄,其實是花東才有機會吃到的特色野菜「車輪茄」。因為,比苦瓜還苦上二倍,所以又稱為苦茄,適合汆燙再冰鎮涼拌,或直接水煮後沾鹽吃,就能品嘗到苦中帶甘的獨特風味。



慈大部落廚房 教導師生烹調阿美族當季野菜


對學士後中醫學系一年級學生賴佑昇來說,簡直是大開眼界,因為有太多野菜沒看過、也沒吃過,首度嚐鮮體驗後,更能體會中醫「藥食同源」的道理,尤其,龍葵獨具的苦味,再搭配佛手瓜與南瓜的甜味,讓野菜湯更有層次,真不愧是原鄉智慧!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二年級學生(阿美族)表示,最喜歡吃箭筍,既鮮嫩又帶點苦味,彷彿瞬間回到家一樣,完全是媽媽的味道。



慈大部落廚房 教導師生烹調阿美族當季野菜


部落媽媽高嬌豔表示,野菜種類型態多樣,各有風味。食用方式也很多元,若無太特殊味道的野菜,可清燙、炒食或煮湯,也是野菜火鍋常見主角。一旦有明顯苦澀味,就清燙後料理,或煎蛋降低苦澀味,也能直接煮成苦茶。尤其,少量又多樣化的野菜,既能攝取多元均衡養分,又能讓農田生態較易維持平衡。



慈大部落廚房 教導師生烹調阿美族當季野菜


原住民族的飲食文化,是經歷了祖先的智慧傳承至今。慈大學務處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專案助理冉少文表示,透過田野調查,學習阿美族傳統美食的文化,也提供原住民族學生體驗與分享不同生活經驗的機會,更為後續的原民週系列活動暖身,讓更多師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原住民的傳統,達成全民原教的意義。



慈大部落廚房 教導師生烹調阿美族當季野菜


撰文、拍照:葉秀品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