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1° )
氣象
2024-07-05 | 勁報

全球跨宗教「回佛對談」 第18場7/5、7/6宗博館登場

全球跨宗教「回佛對談」 第18場7/5、7/6宗博館登場


▲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與貴賓共同為生態永續祈福祝禱。(圖/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桃園報導】
在全球各地舉辦的跨宗教「回佛對談」,今年邁入第18場,7月5、6日回到台灣,在世界宗教博物館登場,以「生態永續到底有沒有解方?」主題,邀請台灣、日本、馬來西亞、巴林等25位重量級講者,展開靈性與科學的對話!透過4場專題演講、8場對談,希望從國際視野及台灣實踐角度尋求共存可能,探討宗教及科學將如何創造下一個永續世代。




全球跨宗教「回佛對談」 第18場7/5、7/6宗博館登場


▲參加第18場回佛對談開幕式的貴賓合影。(圖/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世界宗教博物館2001年創立,提供各宗教和平對話、溝通交流的平台;本著尊重、包容、博愛理念,2002年開始以佛教和平圓融精神,於全球11個國家展開一系列跨宗教的「回佛對談」,在宗教界受到矚目。




全球跨宗教「回佛對談」 第18場7/5、7/6宗博館登場


▲心道法師在第18場回佛對談主題牆上簽名。(圖/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貴賓雲集 開幕儀式神聖隆重
由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和世界宗教博物館主辦、生命和平大學協辦的第18場回佛對談,7月5日上午在6樓特展區舉辦開幕式,隨後展開兩天的跨宗教、跨領域對談。



開幕儀式由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與貴賓共同為生態永續祈福祝禱,包括: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顯月法師、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副司長羅素娟、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專門委員李長龍、文資司博物館科科長陳德宇、新北市民政局長林耀長、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游瑪雅(Maya Yaron)、天帝教總會樞機使者蔡光思、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宗教交談委員會執行秘書林之鼎神父、中華道教總會秘書長張肇珩、中華民國生活的藝術發展協會執行長廖碧蘭、台北清真寺前教長馬孝棋、日本西光禪寺住持檀上宗謙等宗教代表到場獻上祝福。羅素娟、李長龍、林耀長致詞時,十分肯定對談關注生態環境議題,盛讚這是愛地球的具體實踐。




全球跨宗教「回佛對談」 第18場7/5、7/6宗博館登場


▲第18場回佛對談題目多元,「人類演化與生態共生」子題,邀請台灣、日本、馬來西亞宗教代表及學者與談。(圖/靈鷲山佛教教團提供)



█宗教百千法門 以靈性相互連結
「唯有靈性覺醒,才能認知萬物都具有靈性。」心道法師在開幕演講中剖析目前面臨的生態危機,並呼籲從覺醒內在的靈性做起,體認萬物與人類是平等的夥伴關係,彼此是多元共生、相依共存的生命共同體,才能夠尊重物種存在的價值,包容彼此生存的空間,分享生命滋長的共同成果。



心道法師認為,宗教做為大眾靈性的連結者和守護者,更有責任連結宗教靈性和生態靈性,期盼宗教界聯合起來,讓每個人回到本有的原靈,覺醒大眾共同的靈性之愛,連結各領域的智慧和力量,善用科技專業造福人類。這兩天透過研討和交流,希望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激盪出大家的智慧和洞見,形成具體的行動綱領和實踐方案,為生態永續和人類未來尋得解方,同願同行共創生態奇蹟!



█4場演講8場對談 激盪生態火花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介紹「回佛對談」的淵源及歷史,她表示,這次對談拉回台北,以心道法師創辦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做為主場,並由館方研究人員自行籌劃與策展,從設定主題、各場次議題、國內國外跨界跨領域的講者邀約等,試圖以「信仰」與「科學」兩個面向,尋求「生態永續」解方的對話與可能。她也提問,當人們願意懷抱謙卑、敬畏的心,接受「永恆之光存在萬物」的事實,生態永續才有機會找到治標也治本的解方。



圍繞「如何讓地球永續運行」的課題,第18場回佛對談的子題豐富多元,內容深具啟發性,包括:第一天的人類演化與生態共生、氣候變遷中的宗教回響、環境倫理與宗教責任、來自生態的聲音;第二天還有共生之道、環境議題中遺忘的聲音、從信仰找尋永續生活的可能、與自然共處的生活法則。從不同面向交流,探討生態永續到底有沒有解方?能為地球、為自己做出什麼更具體的行動?吸引對宗教、生態、環保有興趣的民眾到場。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