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10-05 | 中央社

綠:府院黨輿情系統升級 花蓮災情中展現成效

民進黨人士今天說,府院黨輿情宣傳系統在大罷免後,在總統賴清德所宣示的4大調整中,進行隊形調整與橫向聯繫管道重整,這次花蓮災情,中央政府第一時間就全力投入救災與協調災後重建事宜,不僅與先前南部風災被批評救災不力形成對比,也顯現府院黨輿情系統升級,在這次救災獲得正面成效。

黨內人士說,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釀災,引起全國上下發起一波波「救災超人」團結一致投入救災,再次重現過去疫情時期,「團結防疫、同島一命」的氛圍。行政團隊除了在樺加沙颱風來襲前就嚴密監控堰塞湖可能溢流的風險評估,並立即要求地方政府進行預防性撤離。

黨內人士表示,無奈的是,災害發生當下,只見花蓮在地立委傅(山昆)萁立即錄影將責任推向農業部的預防失當,當執政團隊發現這則訊息開始在網路上散布時,隨即啟動闢謠機制,除了由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以及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在社群平台發布澄清訊息,將當初農業部長陳駿季於立法院委員會備詢的發言內容完整呈現,並配合當初由內政部延攬為領導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控團隊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的專業回應。

他說,民進黨部也將相關澄清訊息,重製成易傳散的圖卡、短影音協助闢謠,為這次災害所引起的第一波認知作戰,形成闢謠防線。

黨內人士說,後續中央政府團隊投入救災同時,面對各式抹黑造謠,都比照這樣模式,從造謠訊息預警回報,再由行政團隊正式出面回應闢謠,後續透過各項宣傳通路的圖像影音素材傳遞。

他說,也因為這次中央執政團隊在救災反應速度與協調各部會分工,有如過往疫情期間,呈現行政團隊在第一線各司其職,並且快速訊息整合與發布,讓中央執政團隊在這次花蓮救災表現,相較先前南部風災救災過程飽受批評,形成顯著對比。

黨內人士表示,在大罷免後,執政團隊訊息傳遞與輿情反應成為社會大眾批評癥點,也因此賴總統重新調整府院黨溝通機制,也嚴格要求黨秘書長徐國勇所揭示的「222法則」,讓執政團隊在輿情宣傳系統不僅升級更獲得有效調整,而這次花蓮災情,正好成為檢驗這套機制的時機,目前看來獲得不錯的正面效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