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收費員就業補貼案 自救會與行政院、勞動部達成調解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纏訟超過8年的國道收費員自救會與行政院、勞動部的就業補貼事件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進行更一審期間,協調兩造進行調解,終於在去年12月30日調解成立。
北高行表示,這起就業補貼的行政訴訟是因103年1月1日國道收費電子化,失業之收費員合組自救會抗爭,自救會及270餘名失業收費員主張105年8月16日行政院、勞動部與自救會達成會商結論,由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勞動部長郭芳煜在會商結論上簽名;該會商結論為行政契約,政府卻未完全履行,因此自救會等提告行政院、勞動部請求給付自救會等就業津貼等補償。
北高行在108年12月間審理認為,行政院、勞動部與自救會等達成的「會商結論」非行政契約,自救會等以此作為請求權基礎無理由,判決自救會等敗訴;自救會等提上訴,經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廢棄發回北高行更審。
更一審受命法官行多次準備程序後,因112年8月15日行政訴訟調解新制施行,於是徵得兩造同意移付調解,選任專精於勞動法、法律社會學的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林佳和為調解委員。
之後經林佳和調解委員進行4次調解程序提出調解方案,給予兩造充分時間研議、考慮,終於113年12月30日調解成立,終結事關270餘人權益涉訟逾8年之行政爭議。
北高行指出,行政訴訟調解制度乃為提升紛爭解決效能、用調解替代訴訟,由法院聘任具學術或實務專長的調解委員主持調解,在不損害公共利益前提下,讓行政機關以開放的態度創造共贏新思維,同時也讓民眾瞭解行政機關本於依法行政,在裁量權受限下,其請求可能無法全然滿足,兩造因此作出讓步,早日和諧解決紛爭。期盼當事人善用調解制度,達成人民、行政機關與行政法院三贏的目的。
照片來源:翻攝自國道收費員自救會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
充實志願士兵人力 國防部將放寬身高等限制
(22 分鐘前) -
綠委辦運動座談會 周思齊拋典藏可借鏡藝術銀行制度
(25 分鐘前) -
不滿藍委遭「無差別」罷免!苗栗民眾反擊了
(27 分鐘前) -
吳春城圖利「賺四代」?壯促法超怪內容曝光
(2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