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6° / 16° )
氣象
2025-02-19 | 匯流新聞網

光電業涉生態檢視指引草案 環團不滿農業部未設監管裁罰機制


光電業涉生態檢視指引草案 環團不滿農業部未設監管裁罰機制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農業部今年1月2日預告《審查農業用地變更作太陽光電設施使用涉及生態檢視指引》草案,規定申請人變更農地用途前,須進行生態影響評估並提出保育措施,以確保太陽光電開發不影響當地生態。然而,環保團體今(19)日批評該草案未設監管裁罰機制,即使出現石虎、草鴞等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仍可開發光電場,遭各界抨擊農地失守、大開光電大門。


環團於《農地光電生態指引》第一場意見交流會議前舉辦記者會,表達農業部應捍衛農地對於生態、碳匯、糧食安全、微氣候等各方面無可替代的價值,控訴經濟部為強推光電而一再霸凌農地,針對光電發展應先進行政策環評、提出能源用地白皮書等上位計畫,才能從源頭徹底檢討,避免持續犧牲農地。


監督施政聯盟兼任研究員徐宛鈴表示,農地變更成光電開發,損失的遠不只是生態,還有對於淨零碳排最具貢獻的農地碳匯、微氣候、糧食安全等;農業部應該對此進行完整研究調查才能作為審查基礎,且就生態面向,受影響的又何止石虎和草鴞?農地豐富多元的生態價值竟是如此單薄貧脊?而這個指引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強制性,沒有監管查核及裁罰機制,因此訂得再完美,無法落實便毫無意義。


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黃惠敏表示,穿山甲是非常珍貴又脆弱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扮演維持森林生態平衡的重要角色,聯合國永久觀察員「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發起每年2月的第3個星期六為「世界穿山甲日(World Pangolin Day)」,而台灣穿山甲野外族群密度可能高居全球之冠,堪稱是「穿山甲最後的保育基地」,此刻卻要在世界穿山甲日來為穿山甲請命,凸顯我國對於穿山甲保育的不重視。


台灣生態學會表示,各種土壤類型和氣候條件下的農地,都有適合種植生長的糧食或其他作物種類,土地利用編定的農地及農牧、林業用地本身具有糧食生產的重要功能,維繫全國糧食供應安全的重責大任;農地是國家安全的重要資產,不應任意犧牲農地生產重要的功能與價值。


該學會進一步表示,此「檢視指引草案」完全無視農地重要的糧食作物生產及生態系功能與服務,放任光電開發業者自行評估案場生態環境,完全缺乏實質的法律約束效力及有效的監督管理和退場機制;若同意此草案,等同為農地開發光電合理化背書,未來也必將面臨光電開發肆無忌憚、大舉吞噬各類農地,嚴重危害全國農業永續發展和糧食生產安全。


目前該指引仍處於預告階段,草案內容仍開放各界提供意見與修正建議,相關意見以及環團的質疑,都可於114年3月3日前送交「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照片來源:環團記者會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揭黃國昌柯文哲相似處 周榆修:兩人都愛畫白板


評醫院個別總額制 陳菁徽憂心衍生醫療人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