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仍不願承認缺電? 楊家法爆台電常偷重啟除役機組救電荒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全球低碳能源評比網創辦人陸曉鷗今(22)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陸曉鷗直言,台灣對未來電力需求的預測過於保守,應積極因應AI與電動車等新興趨勢,提出長遠的能源戰略與乾淨電力計畫;楊家法則批評,台電長期隱匿缺電實況,近日甚至重啟除役電廠救急,證明台灣供電吃緊,更質疑我國政策嚴重向綠電傾斜,光電收購價格還偏高,才會發生台南學甲88槍的槍擊案,大家要爭奪中間的利潤。
陸曉鷗表示,能源議題很複雜,但不管投入什麼能源,都是要時間,要預估今年要用多少電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未來,5年後、10年後,台灣要用多少電,而且還要出一個計畫滿足未來的用電需求。他與說,政府會預測或有計畫,預測未來2050年比起現在,發電總量估計大概會增加2倍;國際能源機構,則估計全球會增加大約2.5倍。
「我認為這兩個預測都太低了!」陸曉鷗分析,未來交通電氣化,都需要電動車;另外是AI則是新的需求,政府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度,不要只看最近5、10年,就假設未來也會繼續這樣。他提出數據指出,現在台灣用的電力總量,等於全球在1933年的發電總量;而中國在1980年代的用電總量,也等於現在台灣的用電總量。
陸曉鷗說,現在的世代是AI革命,會帶來多少變化,沒有人知道,而且政府或國際能源機構的能源預測報告不一定了解AI,相反的,了解AI的人也不一定了解能源。他說,未來電力需求一定比現在高很多,而這些電一定要乾淨、低碳。
陸曉鷗也提到,過去台灣也在學德國的能源政策,德國事實上已經放棄核能,從去年開始已完全沒有核能,但因為歐洲電網都相比鄰,缺電時可以向鄰國購電。他說,自己雖然不同意德國廢核,但德國有認真做到大量投資風力、太陽能,低碳比例也持續增加,已達60%;相較之下,台灣只有17%,其中還有4%是核能,「德國不是很好的參考國,台灣想學德國,也沒有完全做到,比不上他們」。
另外,針對台電歷年來都隱藏缺電狀況,楊家法則表示,過去台電都是告訴民眾不缺電,從去年開始改口說北部缺電,但夜間缺電也算缺電,數據不能只呈現白天,最大問題是傍晚、太陽下山後,供電量就會開始緊張。
「今年4月初,台電曾用測試的名義,把已經除役的燃煤機組重新發電。」楊家法表示,機組都已經除役了,還總共發了30幾小時的電,很明顯不是在測試,是要這些機組出來「救援」。他也說,台電今天也重啟大林電廠5號機,已經是除役50幾年的古董機,因為電量也是很吃緊,只是台電不願意承認。
楊家法說,再生能源其實非常不穩定,所以才要重壓天然氣,希望可以馬上補上天然氣;但我國的政策非常嚴重的向綠電傾斜,間歇性的問題又非常不可控。
此外,日前經濟部長郭智輝曾說,台灣可以向菲律賓購電,引發熱議。楊家法說,根據經濟部的報告指出,1度電的運費就要5.5元,非常貴,而菲律賓的光電1度電大約2至3元,很便宜,所以才會被認為有機會。
楊家法認為,依照經濟部的說法,菲律賓的光電1度電大約只在2至3元,那為什麼台電在台灣要用1度電3.8至4.5元的價格去保證收購光電,讓他質疑,難道台灣的光電板的效率很差嗎?還是有人刻意讓收購價居高不下?「收購價愈好,綠友友的利潤愈高,台灣價格將超慢,中間還有超額利潤的問題」;他也說,這也是為什麼會發生台南學甲88槍的槍擊案,就是因為中間有很大的利潤,大家要爭奪。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午來開匯/反制惡罷走上街頭親收連署書 吳怡萱揭上週罷免吳沛憶多一倍
中午來開匯/點出賴清德對美策略少了最重要的5% 施俊吉:匯率是全局性解方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政治新聞
-
-
挺盧秀燕角逐黨主席? 新北議長蔣根煌:全台9成議長支持
(27 分鐘前) -
馬公軍艦維修通風間燒焊施工冒煙 無人員傷損
(28 分鐘前) -
支不支持盧秀燕選黨主席? 蔣萬安大笑2聲
(39 分鐘前) -
世界仍有戰火!賴清德:極權勢力正捲土重來
(3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