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趙君朔/難以善了的新一輪印巴衝突

印巴爆發近代最大規模空戰。圖為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清真寺遭襲擊。(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上周末經歷了激烈空戰的印巴戰爭,根據《紐約時報》的獨家消息,是由於印度於九日晚間轟炸了巴國的Nur Khan空軍基地,而該基地和巴國負責監控、保護巴國核武庫存的戰略計畫部相距不遠,這引起了美國的關切,於是由國務盧比歐和副總統范斯積極介入調停,周末川普也在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連發兩文呼籲印巴謀合,才讓雙方不停升高的對峙暫時冷卻。但本次的印巴衝突在很多方面都打破了之前的模式,這對區域甚至世界局勢都有不可輕忽的影響,因此值得在探討雙方再度因為喀什米爾而進入交戰狀態的深層原因之前,先討論本次戰爭的幾大特點。
首先,雖然印巴關係並非國際社會平日關注的重點,但上週五月七號印度首次針對巴國恐怖組織抵抗戰線(Resistance Front)於喀什米爾Pahalgam所發動的恐攻進行報復時,印度方面出動了72架的軍機,巴基斯坦則升空40多架戰鬥迎戰,這應該是二次大戰後規模最大的空戰,而且,根據目前所能掌握到的零星證據顯示,印度向法國購買的最先進飆風戰機,和前一代的幻象2000戰機,都可能被巴國由中共製造的殲-10C所發射的,由裝在戰機前方的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所精確導引的短程導彈PL-15E所擊落。
《華盛頓郵報》請兩位美國軍事專家和一位匿名的法國專家檢視了貼在社交媒體上的十多張現場飛機殘骸照片和影像,認為這些照片中所呈現的飛機殘骸的確分別屬於兩台飆風和幻象戰機,只是他們從這些資料也無法判定這兩台戰機是被擊落或是因為其他原因而墜毀。
而對此,幾天來一直不願意證實、甚至還要求媒體下架關於印度折損戰機報導的印度官方,終於在昨天的記者會中由空軍中將A.K. Bharti說出「我們正處於交戰狀態,而損耗是戰爭必存在的部分」,這等於是對此做出了隱諱地承認。但由較落後的中共殲-10C戰機在巴國空中預警機配合下所進行的優異電子戰操作,可能以飛彈擊落最先進的法國戰機成為中共網路上和台灣偏紅媒體上熱議的話題,並把這個實戰案例引申為這是中共將來進行對台戰爭的大利多。
的確,這個對中共軍工業的好消息傳出後,殲-10的製造商中航成飛的股價兩天內上漲了百分之四十多,而派駐在德里的西方武官也都在等待印度分享,有關殲-10C在作戰狀態時在雷達上所留下的足跡和其他電子訊號,它們可以利用這些訊息去調整自己的空防系統。此外,印度還會對一枚拾獲的完好PL-15飛彈進行仔細研究。對中共來說,到底這次巴國空軍射出了多少枚飛彈,又命中了多少目標,就是評估中共版本的電子掃描陣列雷達所導引的飛彈性能的好機會。
但在簡體中文網路世界和台灣紅媒上的歡天喜地,只是對雙方實際戰況的選擇性解讀,印度在出動戰機針對巴國境內還有巴基斯坦所控制喀什米爾境內的恐怖組織根據地進行精準打擊時,是沒有考慮到巴國早就預判到這步,因此出動了空中預警機收集印度戰機的位置,並將數據即時給殲-10戰機造成印度空軍的重大損失。
但是,印度在第一波還有隨後兩波針對巴國的各個目標的攻擊行動都成功打擊了巴國的多個軍事基地,還包括巴國軍方大本營所在地Rawalpandi,一個在首都伊斯蘭瑪巴德旁邊城市的基地,則是暴露了巴國向中共購買的H-9防空系統並無法有效阻擋印度這幾波都屬於「辛多爾行動」的飛彈攻擊,還迫使原本都公開表態無意介入的川普和范斯介入調停,便可看出印巴雙方的實力並不是中共官媒和網民所描繪,反而是中共又趁機想利用這場戰爭發動另一場對台灣和世界的資訊戰,傳播錯誤訊息。
而印度這次針對巴國恐怖組織所發動的還擊,也和2016、2019同樣發生在喀什米爾恐怖攻擊的處置有很大的不同。畢竟,前兩次巴國的恐怖行動都是針對印度的軍人,本次是殺害了25位印度平民和一位尼泊爾籍的平民,是2008針對孟買高檔飯店Taj Hotel殺害一百多位平民後的最大規模恐攻。因此,Modi總理不像2019只是派遣戰機到開伯爾-普赫圖瓦省很偏遠的Balakot進行低強度的報復。
這次印度幾波的攻擊行動直接精準打擊了巴國的多個軍事設施,以及據信是發動攻擊的著名恐怖組織虔誠軍(Laskar-e-Taibe)在巴屬喀什米爾的Mudrike的根據地,還有另一個惡名昭彰的恐怖組織穆罕默德軍(Jaish-e-Mohammed )在巴國境內Bahawalpur的據點,殺死了該組織領導人Masood Azhar的將近十位親屬。
Modi總理會採取如此強硬的手段回擊,是因為本次的恐攻是對他從2019年8月開始大幅翻轉的新版喀什米爾政策的重大挑戰。原本印屬喀什米爾基於印度境內唯一一個回教徒佔多數的邦,受憲法保障享有高度的自治地位,自治政府內的職位也保留給回教徒,同時還規定該區內的土地不可賣給外人。但這些政策都被Modi在2019年廢除,於是印屬喀什米爾從此變成由德里直接統治,外人開始移入,並可以在印屬克什米爾購買土地。
同時Modi還以持續大規模拘捕的強硬手段對付該地主張獨立,或是和併入巴基斯坦的反對人士、異議份子和人權律師等,因此該地還經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規模全面斷網,從自治地位在19年8月被取消並爆發嚴重抗議後一直到2020年1月網路都沒有恢復。而在本次恐攻爆發前,Modi以鐵腕讓本區慢慢回復了穩定並開始吸引觀光客湧入,也就是他想以經濟發展來平息本地人民對於失掉自治地位與回教徒特權的不滿,過去幾年也的確得到了一定成果,只是現在又面臨新的考驗。
另一方面,Modi在去年為了第三度連任的大選前推出了更多印度教主張濃厚的政策,例如在人口最多的北方邦印度教聖城阿約提亞,被拆掉的Babri清真寺原址重建非常華麗的羅摩神廟,並在去年一月盛大揭幕。還有Modi所屬的政黨印度人民黨BJP執政的瑪哈拉施特拉邦,曾通過規定要求該邦的學生都該以北印度語為第三外語(北印度語是在印度人民黨所執政的多數北方各方通行的語言),但在遇到很大的反彈後只好取消。該黨還試圖大力推行融合許多梵文辭彙的北印度語。但Modi在去年的大選中只獲得了出乎意料的小勝,他的政黨沒有單獨取得過半的席位,而這次的來自回教分離主義勢力和巴基斯坦在背後撐腰的恐攻,就是他再度擦亮印度教強人形象的好機會。
在巴基斯坦這邊,面對Modi不同於以往的強勢反撲,巴基斯坦真正掌權的陸軍參謀長Munir同樣是個強硬派,據說還是首位能默記整本可蘭經的巴國軍方領導人。他在恐攻爆發前的一場演講中,也已經完全展露了他的強硬態度,他再度用了當初帶領巴基斯坦獨立的國父Jinna形容喀什米爾的辭彙,說克什米爾就是巴基斯坦的頸動脈,還說巴基斯坦和宗教、傳統和行為上和印度都截然不同,這和前一位陸軍參謀長Bajwa試圖和印度和解的立場完全不同。
而且巴國本身還處於政治風暴的後續和持續的經濟危機中,和軍方對抗的前總理Imran Khan一月因為貪汙罪被判重刑,前總理所屬的政黨之前還頻頻發起抗議因為軍方以司法手段迫害前總理讓軍方的民望受到重擊,而巴國目前的經濟也還是處於危機狀態,還是需要國際貨幣基金的援助,在這種關頭,以強硬的方式對抗印度,是真正長期掌控巴國的軍方重建其形象和再度擴權的大好機會。
最後,這場新戰爭背後的國際形勢也不同,新上任的川普政府表現出在各方面特別是經濟上和印度加強合作的明顯意向,Modi總理也想趁此機會讓他之前推動但並成果不明顯的印度製造大計重新起飛,這很可能就是巴國選在此時指使軍方一直在背後支持的著名恐怖組織發動攻擊的真正動機。而在川普政府以重塑國際經貿秩序為重,對於區域性安全議題希望由各地的強權自行擔起責任處理好的當下,再加上美國的印巴大使和負責南亞的助理國務卿都還沒有通過任命,Modi也就非常大膽地打破過去的低強度回擊模式,直到事態發展接近了核武安全議題的紅線,美國才匆匆出手,但才宣布停火不久,在印屬的克什米爾又很快發生來自巴基斯坦的攻擊。
在種種新元素的交互作用之下,可以合理預期本次印巴戰爭的停火狀態,還是會被兩位強人在政治上無法丟臉的動機所打破而繼續延燒,直到又接近失控邊緣才會在美國和其他強權的介入下又平息,就和目前暫時得到和緩的美中貿易戰一樣,陷在打打停停的循環中才是這一個十年的常態,畢竟要達到一個穩定的新均衡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情,只能說是這一個十年的時代精神吧。
●作者:趙君朔/紐約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時事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單厚之/善罷、惡罷 賴清德說了算?
名家論壇》曾建元/《當代中國民主史話》序
名家論壇》陳冲/房屋稅風波 與當年有無誤導委員有關
最新政治新聞
-
-
不参與!陸委會重申「海峽論壇」政策立場
(36 分鐘前) -
蔡英文英國國會演說 憶求學時光、籲台英民主團結
(52 分鐘前) -
主持社福推動委員會 卓揆:強化在地社區與家庭支持體系,長照3.0明年上路
(1 小時前) -
李孝亮吐心聲後90度鞠躬道歉!他揭背後原因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