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9° / 25° )
氣象
2025-05-19 | 今日新聞

名家》單厚之/「併購說」賴清德在想什麼?

名家》單厚之/「併購說」賴清德在想什麼?
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週年前夕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拋出的「併購說」引發在野黨「賣台」的批評。(圖/總統府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賴清德總統在520就職週年前夕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以「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台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說你(中國)要並我的公司(台灣),你要提條件啊,不是台灣來提條件,讓你說要或不要,而且還說,你一定要變成我的一部份」。

賴清德的「併購說」隨即引發在野黨「賣台」的批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賴清德政府不讓民眾黨統一、武統,但可以講併購,賴清德正在等條件、價格好的時候,就要把主權賣掉,是真正的「賣台總統」。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批評在野黨是斷章取義,若有聽完全文就知道,總統清楚表達與中國各項互動要對等,確保國家尊嚴,這也是總統最在乎的核心。外交部長林佳龍則在立法院答詢時說,這是比喻,台灣主權屬於國民全體,中國根本就不提條件就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說法有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不管賴清德的本意是什麼,看到吳思瑤和林佳龍如此蒼白無力的回擊,就知道賴清德又失言了,而且很可能是脫稿演出,完全沒有事先和黨內商量,讓被突襲的民進黨人只能見招拆招回應。但《敏迪選讀》明顯是一次完全可以操控的專訪,播出之前必然有提前讓總統府看過,而總統府居然完全沒有看出其中的問題,這才更讓人驚訝。

過去一年,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已經多次出現重大改變,去年520就職演說,賴清德未提前總統蔡英文所提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卻直接說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被認為是「新兩國論」。結果到了10月5日的雙十晚會,賴清德又拋出了「祖國論」,綠營呼應了不到一周,至今沒人再提;今年3月13日,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又將中國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如今則又變成「併購說」。

曾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又被獨派認為是「台獨金孫」的賴清德,當然不會是個想要賣台的統派,就職至今不斷強調台灣韌性、反滲透至甚反交流,把「抗中保台」玩到了極致。但為何賴清德的兩岸論述擺盪的幅度如此之大,讓綠營都瞠目結舌、難以招架?

賴清德雖然是堅定的獨派,但對於獨卻完全沒有一致性的論述,甚至也不認為需要建立論述。即便當了總統,賴清德對於統獨論述的認知仍舊是膚淺的、態度是輕佻的,他只想到要反中,卻沒有身為國家元首的自覺、沒有國家利益的眼界,只要吃點小豆腐、能讓中國不爽就覺得自己成功,所以「祖國論」、「交易說」可以張口就來,也可以隨時再推翻,完全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賴清德對於兩岸關係沒有想法、沒有想像,他自知沒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所以就乾脆完全放棄。對賴清德而言,兩岸關係不過是他對內政治對抗的提款機,怎麼緊張怎麼來,中國欺負台灣越過份,他就可以把這些壓力轉為霸凌在野黨的能量,進而成為自己的政治資本。兩岸關係越緊張,賴清德越能成為「台灣國」的共主,3月「亞亞案」時賴清德和民進黨民調都創新高,就是最好的證明。

可以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帶領一個政黨打贏選戰,跟治理國家畢竟是不一樣的。打選戰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治理國家可不行。尤其台灣身處特殊地位,美中、國際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有很大影響。身為台灣領導人,偏統有統的作法、偏獨有獨的方式,就是不能沒有大局觀、不能沒有衝突的底限、一心只想激怒對岸。

在川普關稅後,世界局勢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中博奕的結果更將影響未來世界的格局。全球各國無不先求穩、再求變,台灣更應擔心是否會成為美中交易的籌碼,而賴清德卻在就職週年這樣重要的時刻,一貫的輕佻草率,實在讓人失望、憂心。

●作者: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楊威利/印巴空戰「成功不必在我」啟示台灣國防


名家論壇》韋安/這三人最不該罷!恐成大罷免正當性「翻車點」?


名家論壇》黃創夏/可憐哪,韓國瑜又面臨被罷免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