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鄭仲嵐/櫻井翔的台灣採訪

日本國民男團「嵐」成員櫻井翔(左)驚喜同框總統賴清德(右),引發台、日網路熱議。(圖/總統府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近來討論度相當高的話題之一,莫過於日本電視台的新聞節目《NEWS ZERO》播出賴清德總統就職訪問一周年特輯,特別請國民偶像團體「嵐」、同時也身兼《news zero》週一主播的櫻井翔,飛抵台灣專訪賴清德與街訪。
想當然這一行動,不只在台灣政壇與娛樂圈掀起話題,也意外引發台灣在野黨及中國部分觀眾的政治反彈。最具爭議性聲音就是:「偶像不該介入政治」或是「他懂什麼」、甚至有批評集中在外貌與身材等人身攻擊。這樣的說法,其實早已不合時代,甚至也產生民主社會中對「公共人物責任」上的誤解。
櫻井翔並非首次踏足國際政治採訪。早在2006年起他成為《NEWS ZERO》的助理主持人以來,進二十年來持續深入採訪日本國內外政治、災害、教育、貧困等問題。從戰後遺孤到核災災民,能登半島地震、還有許多國際大小事件,經驗豐富。以日本新聞業的編制來說,43歲的他以資歷與能力而言,已具備新聞專業領域資深記者的水準。他就如同新聞業所稱的「遊軍」,在各種議題都了解並準備好下,隨時切入採訪。
很多人以為櫻井只是「偶爾播報新聞的藝人」,但他是以實際行動證明,作為一個偶像,也能是知識的媒介者與社會觀察者。同時,櫻井翔的偶像天團團員身分,也可以讓日本年輕世代更能快速理解政治問題,其中也包括台海局勢的複雜。加上嵐的歌曲太耳熟能詳,至今也是能打通到10幾20歲世代,其中對那些不懂台海政治的20多歲世代來說,櫻井的專訪真的可以快速吸引他們對周邊局勢的認識。
因此我們也可以反思,這樣的跨界轉型,日本能成為可能的因素。關鍵也是在於日本媒體產業的高度專業、及觀眾的包容文化。電視台願意讓櫻井從助理主持人開始慢慢學習、培養新聞倫理與報導能力;觀眾也習慣看見一位偶像成長,以嚴肅語氣報導政治、災難與外交事務議題。這種風氣成就媒體文化素養的成熟,也是穩健制度、信任與長期投入的成果。
只是在台灣,「偶像涉足政治議題」往往是寧可避而不談。一旦表達立場,立刻可能遭遇中國商演取消、政治標籤化、甚至來自網軍的攻擊。過去幾位台灣藝人發表與兩岸相關的立場,一旦不受中國樂見,幾乎都無法全身而退。因此台灣社會某種程度上,長期養成藝人該對政治話題隱忍的風氣,無法塑造真正公共角色。
櫻井翔創造出一種新的公共角色類型,就是他可同時是偶像天團「嵐」的成員,也可以是位新聞工作者。這樣的角色,其實對民主社會素養來說極其重要。民主是靠全民的參政來關心並維持,因此來自文化、娛樂領域的偶像,其知識引導與價值回饋也很重要。
櫻井翔在專訪中,並未做出明確立場陳述,但他拋出的問題,會讓觀眾開始關心台灣兵役制度、台灣的國際處境與亞洲地緣政治。這樣的「提出問題、引導觀察、不灌輸答案」,或許正是當代媒體最需要的素養與能力。不過可惜的是,台灣媒體的既有立場太過鮮明,因此日本這樣的模式,似乎短期很難套用在台灣。
但櫻井翔只是一個例子,諸如歐美各藝人、甚至韓國的BTS等,多少都曾在政治或是社會議題領域表達自己看法。櫻井翔專訪的力量,是以新聞人的專業,堅守訪談的準則,讓政治更貼近日本的下一代,進而去關心時事。「偶像的力量」真的對新生代閱聽眾對新聞的識讀很重要,才能最大化吸引目光跟凝聚焦點。或許在現在成熟的公民社會中,愈是高人氣的人,愈應該引導社會進行整體思辨。
櫻井這樣的模式,值得台灣各界深思,我們未來是否能夠容許一位藝人,同時培育其記者素養成為「偶像型公共知識分子」?還是只希望他們「跳舞唱歌不惹事」就好? 不只是媒體產業的選擇,也是整個民主社會對「公共知識份子」認知的試煉。
●作者:鄭仲嵐/駐日本東京記者。1985年生。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過去任職台灣的電視臺,現定期供稿給BBC中文、德國之聲中文與鳴人堂、關鍵評論網等台灣媒體。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賈程年/扁馬蔡賴的就職一周年
名家論壇》單厚之/從「祖國論」到「併購說」,賴清德在想什麼?
名家論壇》黃創夏/離陸壯遊的台灣新航程
最新政治新聞
-
-
核三公投成案 周春米痛訴:這不是公投,是霸凌
(6 小時前) -
朱立倫率隊親征拉抬羅廷瑋 熱度大輸黃國昌
(6 小時前) -
歐媒專訪 李淳:歐盟與日韓星談成數位夥伴獨漏台灣
(6 小時前) -
「反廢死」公投遭否決 國民黨團批:中選會已淪為綠營打手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