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6°
( 28° / 24° )
氣象
2024-04-25 | 優傳媒

王惠珀感懷隨筆》政府該正視藥食品分流分治造成的系統性風險


王惠珀感懷隨筆》政府該正視藥食品分流分治造成的系統性風險

且看ICH的用藥管理趨勢,已從產品思維演進到知識經濟型產品之風險預防的環境建構。台灣中藥、西藥、食品一國三制的管理隱藏著藥食風險,離進步國家還很遠。

作者/王惠珀

《前言》

十六世紀法國哲人Michel de Montaigne說:「最理想的生活就是簡單的,近身的,標準的生活。」二十一世紀的柯文哲說:「台灣以短期利益(選舉)犧牲長期利益(長治久安),其實老百姓要的只是安居樂活」。

年輕人心領神會,這次總統大選柯文哲囊括了三百多萬票。

升斗小民辛苦了一天,以有限的消費能力在路邊小店填飽肚子,加點免費的辛酸辣醬醒腦暖胃,只圖生活別過得那麼苦。食安事件一出現,數量龐大的外食人口一定腦苦心酸,那麼點辛酸辣醬都不敢求,誰來捍衛我的食安?

如何讓普世媽媽安心顧家,讓升斗小民不為簞食瓢飲傷神?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免於恐懼的吃食環境(王惠珀,只談產品無法讓台灣成為進步社會,行政院全國婦女國是會議【健康素養】會前會,2018 )。

本文先介紹藥品管理的演進,再來探討食安危機層出不窮的癥結在哪。

《系統化的管理有多重要?》

且看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ICH)用藥管理的演進趨勢。以十年為一期,藥政管理已從產品上市(臨床I、II、III期),進化到用藥安全的市場監測(臨床IV期),到用藥流行病學的態樣分析,再到預防用藥風險之環境建構。首圖

我國的西藥管理也在轉型,從物本的產品管理走向預防風險的環境建構。眾所周知,此等管理就在高端疫苗出檯的那一刻,破了功。

食安風險呢?食品與中藥的使用人口及使用頻率遠高於西藥,而消費者可任意取得,所以食品安全該比照藥品管理,對吧?但有了萊豬、核食後,上行下效,政府可有立場在消費端做站得住腳的風險把關?

《憂於未形 恐於未熾》

思維決定政策,政策造就環境。說說我國食品、藥品的法規缺乏邏輯,導致管理上有貓膩,互相矛盾,產生三不管地帶的事實。

首先,《食藥署組織法》明定一統食品、藥品、醫療器材及化粧品之管理。《108年度中藥管理法規解釋彙編》說明中藥依《藥事法》發給藥品許可證。這三個法規演繹出來的邏輯,是「中藥不是藥(不歸食藥署管轄),但發給藥證」,而台灣人吃的是雙標管理出檯(不知道是不是藥)的產品(王惠珀,藥政管理一國兩制的隱憂,藥學雜誌,2015)。

民進黨進一步提修法成立「中藥師制度」,要讓台灣人的身體由中藥師與藥師分流。筆者看不下去,跳出來寫了篇《藥師分中西,中西藥一起吃找誰?》(聯合報,2015)。

再者,《食安法》明定「食品業者應實施自主管理……依級別受主管機關之監測、稽查」。於是中藥、食品與西藥三頭馬車的管理,等於鼓勵業者哪壺不開提哪壺,投入三不管的保健市場(王惠珀,摩登原始人:一個藥學人的百味雜陳,景福醫訊,2007)。

這個「高階消費低階知識(低標)」的化外之地,為政府拚經濟做出了極大的貢獻(1700億/年,經濟日報2023.11.30)。但是非藥食品做藥品廣告(強化功能....),違背《藥事法》第68條,三頭馬車下誰來取締?

《憂於未形,恐於未熾》

2009年,Elinor Ostrom以「體系管理以預防風險」論述金融風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開始廣受重視。筆者受邀為《Risk Management Trend》新書撰寫生技產品的系統性風險管理(System Building For Safe Medication),與資安、國安、氣候變遷、貿易及保險等章節並列。


王惠珀感懷隨筆》政府該正視藥食品分流分治造成的系統性風險

筆者在《風險管理趨勢》一書中撰寫一國兩制的中、西藥管理政策隱藏著用藥風險,該文被下載4000餘次,主要來自美國、印度、中國、英國及日本(Intech Publish Co. Brussels, EU, 2011,ISBN 978-953-307-314-9)。

筆者在該書中闡述上帝賦予我們一個以ADME消化外來物的生命體系,維繫身體的永續經營。一旦出事,該系統性風險比金融風暴更沉重,而我們卻以一國多制的管理讓西藥、中藥、食品在肚子裡製造系統性風險,也在製造流行病學的社會風險(家庭負擔及健保崩壞)。

《結語》

為什麼藥食的風險管理那麼重要?因為看不見的危險最危險(吃藥前你必須知道的事,王惠珀,天下文化,2018,ISBN 978-986-479-485-0)。

不幸的是,民進黨執政卻給了自己無限上綱的自由,藥食之道明明與政治(藍、綠)無關,卻以政治凌駕專業,筆者長年憂於未形,恐於未熾的預防風險論述,終於演變成「憂成形,熾未滅」的系統性風險。

民以食為天,環境如此,消費者再怎麼自我把關,還是在過著「沒有免於恐懼之自由」的日子,這是政府的責任。


王惠珀感懷隨筆》政府該正視藥食品分流分治造成的系統性風險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其在《優傳媒》所撰專欄,榮獲第20屆卓越《新聞評論獎》。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