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偏鄉低碳農業示範社區 三方簽署MOU

社團法人台灣碳權交易推廣協會TEEPA、蓋婭智壤科技AgriGaia、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三方簽署MOU,結盟推動偏鄉原鄉農業轉型。(圖/翻攝畫面)
[NOWnews今日新聞] 為推動偏鄉地區低碳農業轉型與社區永續發展,社團法人台灣碳權交易推廣協會TEEPA、蓋婭智壤科技AgriGaia、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三方,於近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結盟推動偏鄉原鄉農業轉型,導入科技灌溉系統、碳盤查制度與低碳示範場域經營。
日光小林社區為莫拉克八八風災後重建的新村落,原小林村全村遷至高雄市杉林區,並成立全台第一個以低碳能源為核心規劃的重建社區。社區早期便導入太陽能光電與儲能微電網系統,當時由台灣碳權交易推廣協會理事長楊明坤整合規劃完成。此次合作中,日光小林提供場域作為智慧農業示範基地,推動從耕作、灌溉、收成、運輸到加工與銷售的全流程低碳實踐,未來更將朝「負碳社區」目標邁進。

簽署單位之一的蓋婭智壤科技,致力於開發低碳農業核心技術,並取得五項專利,其開發之「仿生地下灌溉系統」已於紅龍果農場落地應用,搭配AI衛星監測技術,可在短時間內維持土壤含水量穩定,減少水資源浪費與施肥次數,大幅提升農作物品質與產量。此技術獲得「國家農企業菁創獎」與永續影響力投資(SIC)資金肯定。
台灣碳權交易推廣協會則將整合ESG推廣與碳盤查資源,協助社區導入「黃碳」盤查制度。此舉不僅有助於企業在自願性碳市場取得可量化的碳中和憑證,更可作為永續報告書中面向社會貢獻證據,例如:支持偏鄉產業復興、改善環境健康、提升農村就業與教育機會等。

三方代表指出,透過此次MOU的簽署,三方協力推動的不僅是一場農業技術革新,更是一種以人為本、結合環境與社會價值的永續實踐模式,包括支持偏鄉小農發展與低碳轉型(SDG 2.3/2.4)、推動智慧灌溉減少水資源浪費與汙染(SDG 6.4)、強化氣候災後社區的韌性與自給能力(SDG 11.5)、促進資源有效利用與農業減碳(SDG 12.2/12.4)、導入黃碳技術進行氣候調適與自願減碳(SDG 13.1/13.3),以及建立產官學社多元協作的地方創生機制(SDG 17.17),實現社會包容與環境永續的共益循環。
未來,此合作平台也將成為推廣永續教育與培力的重要場域,透過在地陪伴與知識傳承,培育下一代永續種子學員,讓低碳農業不只是一種技術,更成為一種社會共識與生活方式。也期望吸引ESG投資人共同參與,實現黃碳資產轉化,為企業帶來具體可量化的「S社會效益」與「E環境貢獻」。
相關新聞
搶攻旅遊潮 港都飯店祭住房優惠還有限定黑鮪魚季饗宴
白內障手術不必等成熟!醫師:越早治療越安全
麥森「瓷藝風華歐洲之最」特展大立登場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
張善政視察新屋區海洋客家休閒農業區 預告下半年舉行首場海洋音樂祭
(50 分鐘前) -
本市國小代理教師甄選依法行政、秉持專業評選,確保公平公正
(55 分鐘前) -
桃機國門飄茶香 「桃茶沙龍」 快閃店邀國際旅人品味桃園好茶
(57 分鐘前) -
新竹榮服處啟動端午節慰問 關懷榮民眷炎夏養生之道
(1 小時前) -
我國供應鏈廠商打造的保利馬1號船命名下水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