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孩終於能「開口說話」?百度AI動物翻譯技術曝光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夜未央編譯
近年來,關於「寵物語言翻譯」的科技話題引發廣泛關注,許多公司與研究人員都在嘗試讓我們更懂毛小孩心中在想什麼。雖然現在還無法真正與動物「對話」,但科技正逐步朝這個方向邁進。
狗狗或許能理解我們的語言,但我們卻無法準確判斷牠們的每一聲吠叫、每一次喵喵叫究竟代表什麼情緒或需求。雖然動物溝通的研究持續進展,目前最引人矚目的突破之一是「按鈕語言系統」。這套系統讓狗狗透過踩踏地上的按鈕來發出預先設定的單字,並組成簡單的句子。社群媒體上甚至有狗狗因此爆紅,牠可以回答人類的問題,甚至表達基本情緒。
然而,這種方式仍屬「訓練有素」的動物利用人類工具進行的表達,而非真正了解動物本身主動所想傳達的內容。這樣的限制讓人們開始思考:是否可以發展出能即時「翻譯」動物語言的科技?
中國科技巨頭百度似乎正試圖往這個方向邁進。根據《南華早報》的報導,百度於去年12月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一項專利申請,內容為一種利用人工智慧即時翻譯動物叫聲的技術。該專利最近剛被公開,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百度的技術構想是讓AI透過觀察動物的聲音、肢體語言、生理變化及行為特徵等數據,推測其情緒狀態,進而將這些訊息轉換成人類可理解的語言。這項技術將結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等多項AI核心技術,使系統能夠處理大量數據並從中學習。
具體來說,AI系統會先蒐集大量動物的行為與聲音資料進行訓練。一旦模型成熟,系統便可分析觀察對象的行為與發聲,再根據所識別的情緒轉換為對應的人類語句。若遇到無法辨識的情緒,團隊則會手動標記資料,以便系統進一步學習。
儘管這項技術尚處於研究階段,百度方面表示外界對這項專利申請展現出高度興趣。有趣的是,專利的提出本身就代表百度可能在這個領域發現了潛在價值。雖然並非所有專利都能最終轉化為商業產品,但這樣的申請反映了百度對AI理解動物行為的信心。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未來若技術成熟,應用的形式也許比想像中還要簡單。舉例來說,用戶只需開啟一款手機應用程式,允許AI透過相機觀察狗狗或貓咪的行為,系統就能根據預訓練模型辨識牠們的叫聲與情緒,再即時將其「翻譯」成語音或文字。
另一種可能的應用方式則是,AI先蒐集寵物一段時間內的聲音與行為數據,經過個別訓練後再執行翻譯。當然,這仍屬推測階段,實際效果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這項技術一旦實現,其成效將相當直觀易見。畢竟,如果AI能準確理解寵物的需求並加以回應,寵物自然會表現出滿意的行為反饋。即便是總是表現冷淡的貓咪,也難掩驚訝與好奇。若AI與寵物之間能夠形成一來一往的互動,那將是一個極具說服力的證明。
不過,這項技術也不無限制。部分生物如魚類或老鼠,可能因缺乏明確的聲音或肢體語言,較難進行有效的數據收集與解讀,成為這類AI技術難以觸及的對象。
目前尚不確定百度是否能成功取得這項專利,畢竟全球不少AI實驗室也在思考類似的方向。未來很可能有更多企業或研究團隊投入動物語言AI的開發,競爭勢必激烈。這項技術若能成功普及,將會徹底改變我們與動物溝通的方式。
在此之前,不妨看看Instagram上的明星寵物「Sapphie the Pomsky」。這隻聰明的狗狗已經學會利用按鈕進行交流,能夠回答問題、表達喜好,是目前人寵溝通的最佳範例之一。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突破,我們或許距離「與動物對話」的夢想,已經不遠。
資料來源:https://bgr.com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科技新聞
-
-
雙平台RCS格式簡訊統一普及後 Google:每日訊息10億條
(3 小時前) -
雲悦科技攜手地標網通 跨產業AI賦能連鎖營運 開創智慧零售新格局
(4 小時前) -
雲科大攜手AMD與群聯 共同成立AI人才培育實驗室
(4 小時前) -
蘋果預告輔助使用新功能 放大鏡登上Mac電腦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