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7-03 | 科技島

AI虛擬YouTuber「Bloo」爆紅 靠AI創作年收千萬


AI虛擬YouTuber「Bloo」爆紅 靠AI創作年收千萬


據YouTube 2025年文化與趨勢報告,虛擬創作者已不再是小眾現象,而是主流數位娛樂的重要推手,57%的14至44歲觀眾在過去一年內都曾觀看過VTuber或相關內容,AI虛擬YouTuber(VTuber)YouTube上的新賺錢機器,其中最知名的例子之一就是Bloo,Bloo的創作者是荷蘭YouTuber Jordi van den Bussche(又名kwebbelkop),他坦言,隨著頻道規模擴大,自己已無法負荷龐大的內容產出壓力,因此決定用AI和動畫角色取代真人出鏡,讓創作流程自動化,Bloo自2023年上線以來,已累積超過250萬訂閱、7億觀看次數,靠著《GTA》、《Roblox》、《Minecraft》等熱門遊戲內容,創下超過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千多萬元)的營收。記者鄧天心/綜合報導


據YouTube 2025年文化與趨勢報告,虛擬創作者已不再是小眾現象,而是主流數位娛樂的重要推手,57%的14至44歲觀眾在過去一年內都曾觀看過VTuber或相關內容,AI虛擬YouTuber(VTuber)YouTube上的新賺錢機器,其中最知名的例子之一就是Bloo,Bloo的創作者是荷蘭YouTuber Jordi van den Bussche(又名kwebbelkop),他坦言,隨著頻道規模擴大,自己已無法負荷龐大的內容產出壓力,因此決定用AI和動畫角色取代真人出鏡,讓創作流程自動化,Bloo自2023年上線以來,已累積超過250萬訂閱、7億觀看次數,靠著《GTA》、《Roblox》、《Minecraft》等熱門遊戲內容,創下超過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千多萬元)的營收。


[caption id="attachment_180329" align="aligncenter" width="996"]
AI虛擬YouTuber「Bloo」爆紅 靠AI創作年收千萬
(圖/Bloo YouTube)[/caption]


延伸閱讀:


馬斯克xAI孟菲斯超級電腦排放太多廢氣 環團強烈反彈


Oracle簽下OpenAI300億美元AI雲端合約 成美國史上最大基礎設施


Siri將迎巨變?傳蘋果考慮棄自研LLM 攜手OpenAI或Anthropic強化AI能力



Bloo是由真人負責即時聲音與動作捕捉,影片剪輯、配音翻譯、縮圖設計等則交給AI工具(如ElevenLabs、OpenAI、Google Gemini、Anthropic Claude)自動完成,Van den Bussche目標是讓Bloo的所有內容,從腳本、錄影、到多語言發佈,都完全由AI獨立製作,不過他坦言,現階段純AI生成的影片還無法媲美真人創意,與觀眾的互動與直覺反應仍有落差。


VTuber這個現象最早在2010年代的日本興起,像Kizuna AI、Hololive、Nijisanji等團體成為疫情期間的出現,隨著AI技術進步,打造一個虛擬角色的門檻大幅降低,新型態的虛擬創作者越來越多,這些角色不僅能直播、拍片,還能做品牌聯名、商品授權、遊戲、NFT等創造多元營收。


根據2025年YouTube趨勢報告,前20大Super Chat收入榜中有16位是VTuber,IP授權、周邊商品更是主要獲利來源,日本VTuber經紀公司COVER Corp 2024年營收高達297億日圓(約20億台幣),其中僅周邊商品就占了140億日圓。


然而,AI生成內容的普及也引發爭議,隨著AI製作的虛擬角色越來越逼真,版權、內容真偽、創作者生計等問題會更加複雜,但對Z世代、Alpha世代來說,數位分身已是日常,甚至有調查顯示,想成為VTuber的孩子比想當傳統YouTuber的還多。


這篇文章 AI虛擬YouTuber「Bloo」爆紅 靠AI創作年收千萬 最早出現於 科技島-掌握科技新聞、科技職場最新資訊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