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7° )
氣象
2024-05-02 | 匯流新聞網

【股東行動主義風襲台2】 亞洲浪潮由日韓吹向台灣 可成外資揭竿寫成功案例


【股東行動主義風襲台2】 亞洲浪潮由日韓吹向台灣 可成外資揭竿寫成功案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近來股東行動主義開始吹向亞洲,並在日本、韓國等資本市場逐漸形成風潮。根據全球最大投票代理徵集及公司治理顧問公司Georgeson統計,日本從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包括富士達(Fujitec Co.)在內的19家公司,被股東行動主義者成功提案或部份成功提案;在韓國,包括新韓金控(Shinhan Financial Group)在內的20家公司,也都有成功案例,其中不乏持股僅0.01%的積極股東。


以日本半導體材料大廠大日本印刷(Dai Nippon Printing)為例,在全球最大積極基金之一的埃利奧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要求下,去年2月宣布史上規模最大的庫藏股買回計畫,當日收盤,公司股價大漲18%,寫下近16年來新高。


寬量國際(QIC)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觀察,日本會如此成功,主要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政策有關。過去安倍推行一系列經濟政策,旨在提振日本的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能力,相關政策包括資金流向提高計畫、企業治理改革等,鼓勵企業朝更透明負責及股東價值導向的管理方式,在日本政府的推動下,企業開始進行治理改革,包括增加獨立董事的比例、改善公司的監督機制、加強股東權益保護等,這些作法促進了股東行動主義的興起。


去年,東京證交所還發函給在其「主要市場」與「標準市場」上市的3,300家公司,盤點自身的資本運用效率,對於股價淨值比不到1倍的公司,要求制定具體的改善計畫。很難想像,包括豐田汽車、軟銀集團等知名企業,竟然都被評為表現不佳的公司。


在東京證交所要求下,當地企業開始重視股東權益的改革,新政也提高外資對日股的評價,在外資支持下,今年3月日經指數首度突破4萬點,創史上最高紀錄。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APG公司治理顧問Park Yoo-kyung就曾表示:「企業現在正傾聽投資人的需求,並試圖在決策上回饋投資人期待,這是公司治理向前邁進的一大步。」


鄰國的成功經驗,讓這股風潮也吹向台灣,為促進股東行動主義,金管會2016年6月底發布「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除了持續提升金融機構簽署家數外,並強化盡職治理資訊之揭露品質;另配合2018年全體上市櫃公司採行電子投票,也要求上市櫃公司自2021年起,董監事選舉應採候選人提名制,並鼓勵銀行、保險公司積極出席股東會,發揮機構投資人影響力。


此外,金管會自2020年起也要求上市櫃公司每季揭露5%以上股東持股資訊,並要求股東會議案採行逐案票決,持續提升公司股權資訊及股東會議事之透明度。


李鴻基指出,過去台灣市場的投資人被認為不夠積極,因此主管機關在公司治理藍圖中,特別訂定「促進股東行動主義」計畫,希望透過擴大實施電子投票、建置利害關係人聯繫平台等措施,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強化投資環境。「近來可以看到,股東行動主義也在台灣落實。」


去年,外資股東在機殼大廠可成股東會進行提案,就是一項訊號。當時,可成因未將外資股東提案列入股東會議案,事後,可成董事長洪水樹遭金管會開罰24萬元;今年外資股東捲土重來,再次提案修改公司章程,希望將股利政策改為股東會決議,日前已獲可成董事會採納,將此案列入股東會議案。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股東行動主義風襲台1】 全世界小股東的新機會 挑戰資本市場舊生態


【股東行動主義風襲台3】 自然人董事取代法人董事 可望消弭經營紛爭專注治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