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9° / 25° )
氣象
2025-05-18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長時間工作,會致腦結構改變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根據最新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長時間工作不僅可能對身體有害,還可能改變你的大腦結構。週二發表的這項研究發現,過度勞累的人的大腦會發生「顯著變化」。過度勞累是身體和情緒過度勞累以及缺乏休息的綜合結果。


這項研究由韓國中央大學和延世大學的兩名科學家進行,他們追蹤了 110 名醫護人員,將他們分為「過度勞累」組和「非過度勞累」組。研究者將32 個每週工作時間超過 52 小時的人組成超負荷工作小組,與標準工作時間組相比,他們平均更年輕、工作時間更短,且教育程度更高。


透過比較不同研究的數據和 MRI 掃描,研究人員能夠使用神經影像技術來分析工人的腦容量。這項技術使他們能夠識別和比較大腦不同區域灰質水平的差異,而基於圖譜的分析的應用意味著他們可以識別和標記腦部掃描中的結構。



長時間工作,會致腦結構改變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結果,研究人員發現:與每週工作時間在標準時間的參與者不同,每週工作 52 小時或以上的人,它們的執行功能和情緒調節相關的大腦區域表現出顯著變化。他們發現,過度工作人的大腦額中回與島葉區域發生變化,這些區域是掌管人們認知功能、注意力、記憶力和語言,以及情緒處理、自我意識和理解社會背景。


研究人員認為,工作量增加和大腦這些部位的變化之間存在“潛在關係”,為過度勞累的人所報告的認知和情感挑戰提供了生物學基礎。


不過,好消息是,如果環境壓力得到逆轉,這些變化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不過,恢復大腦的基線狀態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過去很多研究也發現了長時間工作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證據。 2021年,國際勞工組織(IL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聯合研究估計,過度勞累導致一年內超過74.5萬人死亡。研究也發現,長時間工作還會增加女性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並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不過,因為研究樣本量較小,且僅關注韓國的醫護人員,因此很難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結論。未來,恐怕還需要對更多族群更多性別與職業的人進行研究,才能得到更普世的結論。


資料來源:https://edition.cnn.com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