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6° / 32° )
氣象
2024-05-28 | GNN新聞

FPS 遊戲中的急停利器 淺論磁軸鍵盤上的 RT 功能

近兩年來,「磁軸鍵盤」在 FPS 遊戲蔚為風潮,儼然掀起一陣旋風。在一點操作延遲就會影響比賽勝負的 FPS 遊戲中,磁軸鍵盤上搭載的「RT(Rapid Trigger)」功能引起玩家注意,海盜船(Corsair)、賽睿(SteelSeries)、雷蛇(Razer)等鍵盤廠商也看中它,並陸續推出搭載 RT 功能的鍵盤。然而,這對於部分玩家仍是個新技術,因此本文將探討什麼是「RT」?為什麼這項功能常常跟磁軸綁在一起?除了磁軸外,有沒有其他種類的鍵盤可以應用 RT 功能等方向切入介紹。







RT 功能帶來的遊戲優勢:淺論 FPS「急停」技巧



RT 功能是鍵盤當中的一個新技術,開啟後可以讓玩家在《絕對武力 2》以及《特戰英豪》這類 FPS 遊戲中比敵人更快開槍,這背後的原理與 FPS 遊戲的「急停」技巧密切相關,RT 可以幫助玩家更快完成「急停」動作,提升遊戲表現。

以《特戰英豪》為例,當玩家移動時,準心會擴大,射擊精度較差;當玩家靜止時,準心會縮小,射擊精度較高。這意味玩家需要在開火前,須先將人物短暫停下來進行射擊,這個動作就是「急停」。

玩家要達到急停有幾種方式,比如玩家鬆開移動鍵,遊戲人物自然地停下來、或鬆開移動鍵同時輕按反方向的按鍵、蹲下急停、撞到障礙物強迫急停等。「急停」是遊戲中一大學問。也正是這個學問讓玩家將目光放在搭載「RT 功能」的磁軸,透過 RT 功能玩家能比對手早一步停下來,進而先發制人、奠定勝局。







FPS 急停利器:RT 功能的原理



RT 對「急停」技巧的提升,是磁軸成為 FPS 遊戲新寵的關鍵。RT 技術全名為 Rapid Trigger,這項功能從荷蘭廠商 Wooting 在 2019 年推出的磁軸鍵盤「Wooting Two Lekker Edition」上實現,而在 2022 年推出「Wooting 60 HE」後受到玩家推崇。※磁軸並非 Wooting 率先研發,因本篇以 RT 功能為主要介紹對象,所以不會溯及先前的產品。











「RT」功能讓按鍵達到「按下就觸發,放開即停止」的狀態,進而提升使用者的遊戲體驗。具體原理是透過自訂每個按鍵的「動態」觸發 / 重置點,這兩者將會隨玩家按下的按鍵深度變動,玩家只要按下 / 抬起自己設定的「相對距離」就會快速觸發 / 重置。

舉例來說,玩家可以將參數設定在按下深度達 2 公釐時啟動,往下超過 0.1 公釐快速觸發、往上抬起 0.1 公釐重置。這代表玩家只要一開始按下超過 2 公釐後,不管之後剛好按至 2 公釐,還是按到最底部 4 公釐,在每個位置玩家都只要抬起「相對」位置的 0.1 公釐就能停止按鍵觸發。以上面的例子來說,玩家只要分別回到 1.9 公釐及 3.9 公釐就能終止按鍵觸發,而不再是一個固定的觸發 / 重置點。

一般鍵盤無法做到這點,其觸發 / 重置點通常是一個固定的按鍵深度數值,以觸發 / 重置點皆為 2 公釐的鍵盤為例,無論是按至 2 公釐或是 4 公釐最終都得往上至 2 公釐的位置才能取消按鍵觸發。若是同樣按至按鍵底部,RT 鍵盤只需要讓按鍵上升 0.1 公釐就能完成「急停」,而普通的鍵盤需要上升至 2 公釐才能完成「急停」,其距離相差 20 倍。

此外,在 FPS 遊戲的「急停」技巧上,RT 鍵盤能讓急停間的動作拆分得比一般鍵盤細,玩家將可以在操作上更加精密。比如玩家能按下按鍵至最底部的 4 公釐,接著往上抬升至 3 公釐,然後再往下按至 3.5 公釐,並再度向上抬升至 2.5 公釐最後向下觸底。過程中玩家就完成了兩次急停並再次開始移動。但如果相同操作手法用在一般鍵盤上,因為觸發點固定在 2 公釐,因此這一連串動作都只會被判定為觸發狀態。在實際的遊戲表現上,人物角色只會一直移動,一次也不會停下來,達不到急停的效果。

從理論上能看出 RT 功能可提升玩家的遊戲表現,而在 FPS 職業賽場上,搭載 RT 功能的鍵盤已成為主流,根據第三方網站 Prosetting.net 統計※截至 5 月 23 日為止,在《特戰英豪》職業選手中使用率最高的 5 把鍵盤,其中有 4 把搭載了 RT 功能,分別是 Wooting 60 HE、Razer Huntsman V3 Pro TKL、Razer Huntsman V3 Pro Mini、Steel Series Apex Pro TKL(2023)。不只如此,一共有超過半數《特戰英豪》職業選手的鍵盤上搭載 RT 功能,從這個數據上即能看出擁有 RT 功能鍵盤在職業賽場的主宰地位。







磁軸與 RT 功能密不可分?淺談磁軸



延續 RT 功能在 FPS 遊戲創造的優勢後,筆者將闡述磁軸為何能應用 RT 功能。這與磁軸的原理相關,磁軸運用高中所學的物理知識「霍爾效應」,詳細的概念筆者不特別闡述,在實際運用上則是在鍵盤底部電路板上安裝「霍爾傳感器」,並於按鍵裡放入磁鐵。透過「霍爾傳感器」偵測磁場強度成連續的電壓訊號,藉此得知磁鐵的位置。





  • 圖為 OmniPoint Switch 磁軸




  • 圖為 Gateron Magnetic Jade 軸,紅框處即為磁鐵




  • 圖為 Drunk Deer 磁軸,紅框處即為霍爾傳感器



從磁軸的原理可知,電腦得到的訊號是電壓值的強與弱(表達物理量的類比訊號),透過電壓值可換算按鍵深度,並藉由驅動程式實現「RT」功能的動態調整按鍵觸發點。換言之,只要能夠取得「類比訊號」就能實現 RT 功能,但對一般鍵盤而言,取得類比訊號是困難的。


以最常見的薄膜鍵盤及機械鍵盤為例,前者以三片矽膠薄膜構成,玩家按下按鍵後,上方的導電接觸點受力向下擠壓,然後觸碰到下方的導電薄膜層後觸發。後者則藉由玩家按下按鍵後金屬彈片互相接觸觸發。這兩者原理皆是壓下按鍵達一個位置後,就會形成通路讓訊號通過,在原理上輸出由 0 和 1 構成的數位訊號,而不能連續地得知玩家按下的按鍵深度、按鍵狀態等,只能判斷玩家「是否」按下鍵盤,因此一般常見的鍵盤難以搭載 RT 功能。









傳統機械鍵盤按鍵開關,玩家按下按鍵後,金屬片會互相接觸形成通路



此外,RT 功能的誕生與磁軸一拍即合。磁軸的優點是極短的觸發鍵程,能夠更快的反應玩家的操作意圖,與 RT 功能帶給玩家「按下即觸發、抬起即停止」的遊戲體驗非常契合。比如磁軸鍵盤 Wooting 60 HE 最短的啟動點是 0.1 公釐,而像是 Logitech GX 機械軸則是 2 公釐,少數玩家說會誤觸的銀軸鍵盤(櫻桃銀軸)則為 1.2 公釐,皆與其相差十倍以上。

另一個 RT 磁軸鍵盤 SteelSeries Apex Pro TKL(2023)的產品數據也能看出,磁軸鍵盤通常都具備較低的延遲速度。其磁軸「OmniPoint Switch」的反應時間為 0.7 毫秒,而搭載快速觸發軸體的鍵盤以及普通機械式的款式則是 6 毫秒的延遲,差距達 6 倍。SteelSeries 也表示其比起傳統的機械鍵盤快 11 倍速反應時間。在磁軸鍵盤極短的觸發點與低延遲的優勢下,才能充分發揮 RT 功能的潛力。








綜合來看,一般鍵盤取得類比訊號的困難性及與磁軸的極短的觸發鍵程、低延遲,讓磁軸鍵盤搭載 RT 功能變為理所當然。儘管如此,卻也有少部分種類的鍵盤同樣能實現 RT 功能,並有很好的應用。


在磁軸之外,RT 功能的普及



在「Wooting 60 HE」將 RT 推向高峰後,許多廠商也看中這項功能,並陸續推出不同於磁軸的 RT 鍵盤,比如在前文提到、《特戰英豪》職業選手使用率中排名第二的 Razer Huntsman V3 Pro TKL 就是搭載 RT 的類比式光軸鍵盤。






類比式光軸能夠藉由光線的強弱判斷鍵軸的位置,因此電腦偵測的訊號不是數位訊號而是類比訊號,所以能實現 RT 功能。在雷蛇第一代類比式光軸的產品數據中,觸發範圍為 1.5 至 3.6 公釐,對比磁軸的極短觸發點仍有侷限。但再經過升級後,現在雷蛇第二代類比式光軸產品數據指出,其觸發範圍也能在 0.1 公釐至 4 公釐當中調整,與磁軸並無顯著的差異。

靜電容鍵盤也有相同的功能,例如日本廠商 Topre 在去年推出的 RealForce GX1 鍵盤上的 Dynamic mode 功能也與 RT 一樣能夠動態調整觸發及重置點。靜電容鍵盤主要是透過偵測電容容量的高低判斷鍵軸位置,因此能實現 Dynamic mode(RT)功能。在觸發點方面,RealForce GX1 支援 0.1 至 3 公釐的調整範圍,與 Wooting 0.1 至 4 公釐的範圍看似差了 1 公釐,但因使用磁軸的玩家通常不會將觸發 / 重置點調至 3 公釐以上,從這個角度來說能看作兩者沒有差距。

綜合三者,並就前文的《特戰英豪》職業選手使用率來看,磁軸仍具備較高的佔比,類比式光軸則佔有一些比例,而靜電容的表現似乎沒那麼亮眼。筆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靜電容軸體目前只有幾家廠商製作,比較著名的就是日本的 Topre 以及中國的 Niz 兩家,價格相對較高,再加上經典的靜電容鍵盤底下有矽膠軟膜,手感相較於電競用的機械鍵盤更為獨特而相對小眾,或許是這些原因造成磁軸與類比式光軸的風潮更盛。







結語



總體來說,RT 功能必須建立在能換算按鍵位置的「類比訊號」基礎上,因此在一般鍵盤中,只能輸出 0 和 1 的數位訊號想要搭載 RT 功能是比較困難的。在應用層面上,磁軸鍵盤將 RT 功能發揚光大,成為這一技術的主要推手。現在除了磁軸外,類比式光軸和靜電容軸也具備實現 RT 功能的能力。

在遊戲方面,RT 功能在理論上比一般鍵盤上限更高,也在 FPS 遊戲職業賽場上體現它的價值,那 RT 功能會不會成為一般玩家遊玩遊戲的主力軍?筆者推測還是要根據玩家的使用習慣去決定,畢竟極短的觸發及重置點背後也代表將會出現較高的失誤率。玩家只要手指一抖就會有失誤發生,而這顯然比幾毫秒的延遲更致命。筆者也認為,機械鍵盤與一般鍵盤的觸發模式行之有年,多數使用者已習慣這類鍵盤的操作模式,玩家可能需要一點時間適應新的技術。而其帶來的遊戲提升是否能夠彌補這樣的學習成本,可能還得繼續觀察。

最新遊戲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