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2° )
氣象
2025-05-02 | 匯流新聞網

首次接觸網路降至7歲! 台灣1/4兒少曾因3C使用與家長爆衝突


首次接觸網路降至7歲! 台灣1/4兒少曾因3C使用與家長爆衝突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數位科技快速滲透日常生活,小心負面影響!衛生福利部今(2)日指出,國內調查顯示,台灣兒少首次接觸網路的年齡已從8.7歲降至7.1歲,且約有4分之1的兒少曾因3C使用與家長產生衝突;不僅如此,衛生福利部統計兒少遭身體不當對待案件中,也有約16%與管教兒少3C使用有關,顯示3C使用已經成為親子教養課題中的嚴峻挑戰。


衛福部上午舉辦終止兒虐守護系列記者會,此次主題為「3C有界線,親情不掉線」,就是希望提升社會對兒少數位使用議題的關注,並協助家長建立有效教養策略。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表示,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目前已成為許多兒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著孩子越來越早接觸3C產品、每日使用時間不斷攀升,其社交互動、情緒發展與認知能力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張秀鴛說,根據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對國內兒少網路使用行為調查顯示,兒少每日平均上網時間從2021年的3.17小時增加至2024年的3.96小時,首次接觸網路的年齡也從8.7歲降至7.1歲,顯示3C產品與兒少生活日益緊密。


此外,根據兒童福利聯盟(2015、2014年)調查,約有20%至25%的兒少曾因3C使用與家長產生衝突。衛福部統計也發現,兒少遭身體不當對待案件中約有16%與管教兒少3C使用有關。


張秀鴛指出,除了3C使用引發親子教養的衝突外,兒少的網路安全意識亦令人憂心。根據家扶基金會2025年最新調查,約半數兒少認為可以在社群媒體上公開個人資訊,且有近5成的兒少不知道如何設定社群平台隱私權限,另有4成表示家長從未與他們討論過網路安全議題,這使得兒少在缺乏防護的情況下,易成為性剝削受害者,甚至捲入網路犯罪。因為警政署及衛福部統計,2024年遭受性剝削的兒少中,有7成案件是透過網路媒介,而性剝削嫌疑人中有一半是兒少,犯罪手法有9成涉及性私密影像犯罪。


衛福部提醒,學校與家庭應共同建立數位使用規範及媒體內容選擇標準,避免青少年沉迷手機與社群媒體,而親子協商3C使用的過程中應堅持底線,同時給予空間與原則,同時,教養的關鍵應從家長自身做起,避免3C成為「數位保母」;另外,青少年因為對親密關係的好奇及渴望,家長也該教導孩子辨識網路危險信號,建立信任感成為孩子求助時的後盾。


衛福部強調,3C產品本身並非問題,關鍵在於如何正確使用並建立合理界線。應避免為了使用3C而傷了親子關係,父母該以身作則,做個好榜樣,理性與孩子討論合理3C使用規範,積極與孩子溝通網路安全議題,上網設底線,安全不脫線,在數位時代的浪潮下守護兒少平安成長。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一年近3千人新發食道癌 衛福部揭「7成5都犯一大錯誤」


鐵齒男氣喘照抽菸「我才23歲夠年輕」 下一秒入住加護病房插管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