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9 | 周刊王
![沒用公筷吃火鍋…女子重複感染「幽門桿菌」 醫示警:罹胃癌風險高](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healthcare/crwant/20241029/73018716411875316012.jpg)
一名女子吃火鍋沒用公筷母匙,竟重複感染幽門桿菌。(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沒用公筷吃火鍋…女子重複感染「幽門桿菌」 醫示警:罹胃癌風險高
![沒用公筷吃火鍋…女子重複感染「幽門桿菌」 醫示警:罹胃癌風險高](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healthcare/crwant/20241029/73018716411875316012.jpg)
[周刊王CTWANT] 為了保持衛生,用餐最好準備公筷母匙。一名30多歲陳女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但最近1個月常常胃痛不適,檢查發現有胃炎,且幽門桿菌檢查又呈陽性。才發現原來是家裡常吃火鍋,推測是沒落實公筷母匙,造成重複感染。
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說明,幽門桿菌並非治療後就能一勞永逸,沒注意仍可能重複感染,目前已知幽門桿菌是多種胃部疾病的致病因子,包括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胃部疾病,都被證實和幽門桿菌有關,且被感染的時間越長,之後罹患胃癌的風險就更高。
幽門桿菌除了存在人的胃黏膜外,唾液、糞便中也可以發現菌種的蹤跡,傳染途徑主要經由嘴巴,因此用餐若沒使用公筷母匙,同桌的人可能因唾液而感染,如廁後沒確實清潔手部,也會有糞便經口傳染的風險,當家中有人感染時,會建議同住家人一併檢測。
康本初提醒,日常生活注意環境衛生及飲食安全,可降低幽門桿菌感染機會,與他人同桌用餐時,須採用公筷母匙。由於感染幽門桿菌可能增加胃癌的發生,若有胃癌家族史,或家中有人感染幽門桿菌,應考慮接受幽門桿菌檢測;如果感染需接受滅菌治療,減少反覆感染及同住家人一起染菌的可能。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校園霸凌近1/4曾自殘 「創傷知情環境」有助降低發生率!
(25 分鐘前) -
老翁吃麵包噎住失去呼吸心跳 醫師路過出手搶救
(1 小時前) -
雙十年華卻出現「大脖子」 原來是這1疾病惹的禍!
(2 小時前) -
皮膚又乾又癢,快改掉這5個壞習慣! 第3點99%的人都犯
(3 小時前) -
眼睛乾「喝3種飲料」舒緩眼睛疲勞!中醫師大推 但最好在白天飲用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