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2° )
氣象
2025-04-27 | 周刊王

市面上常見「黃豆干」竟是添加食用色素 專家抖真相:買錯恐致癌

市面上常見「黃豆干」竟是添加食用色素 專家抖真相:買錯恐致癌
市面上幾乎都是「黃豆干」,其實是添加食用色素導致。(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周刊王CTWANT] 豆干是許多料理常見的食材,不過市面上幾乎都是「黃豆干」,很少看到「白豆干」,其實是業者添加合法食用色素來提升賣相,不過若是有不肖廠商使用非法工業染料的話,會具有致癌性,食用可能引發神經和生殖發育問題。

營養師夏子雯在臉書專頁指出,不管是逛超市、或是菜市場,幾乎都是看到黃豆干,鮮少看到白豆干,兩者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外觀顏色,過去為了延長保存,黃豆干常使用「糖烏」滷製,現在多加入合法的食用色素,例如黃色四號、黃色五號,用來提升賣相。

比較豆干、板豆腐、嫩豆腐,在營養密度上有明顯差異,夏子雯說明,關鍵在於「含水量」,當水分越少,單位重量中的營養就越高,因此豆干通常比嫩豆腐更具營養密度,蛋白質含量也較高,而且鈣質含量也較高,主要是因為使用的食品級凝固劑不同,豆干、板豆腐使用硫酸鈣,嫩豆腐使用葡萄糖酸內酯,因此嫩豆腐的鈣含量很低。

夏子雯也解釋,黃色四號、黃色五號是合法的食用色素,但若是皂黃、二甲基黃等則為非法工業用染料,具有致癌性,會影響神經與生殖發育,建議民眾選擇豆製品時,應優先選購包裝清楚、來源可靠的品牌與店家,以降低食安風險。

事實上,本站曾報導《豆干為何有「2顏色」? 專業菜販解答:最天然選擇快滅絕》,專業菜販廖炯程表示,政府開放合法添加糖色素、黃色四號、黃色五號等色素,黃豆干看起來更有賣相,「現在市場上黃豆干賣得快,白豆干常常放著沒人買」,因為賣不好、叫貨的人也少,工廠不愛做,導致白豆干越來越少,「大家以為黃的是好吃的,白的是沒味道的,結果讓原本最天然的選擇,在市場上快要滅絕了」。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