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 周刊王

(示意圖/pixabay)
穩定血糖不只是靠運動 專業醫:關鍵在「肌肉量」

[周刊王CTWANT] 「把運動當成血糖處方」近年成為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理念。不少人認為餐後快走或慢跑能有效控制血糖,但家醫科李思賢醫師提醒,若缺乏肌肉量的同步提升,單靠有氧運動恐怕仍難達到穩定血糖的長期效果。
李思賢醫師近日在FB發文表示,運動的確可以視為一種急性調整血糖的「藥物」,像是慢跑或走路,透過肌肉的收縮能快速將葡萄糖從血液中拉入細胞內使用,達到降低血糖的即時作用。對於飯後血糖升高的患者而言,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應對方式。
不過李思賢醫師也提到,若僅依賴這類短效運動,卻忽略了肌肉量的培養,血糖控制就無法穩定持久。李思賢醫師以實際患者案例說明,有人每天固定做超慢跑,試圖維持血糖穩定,但只要一兩天未運動,血糖值便立刻飆升。問題的核心,正是缺乏長效穩定血糖的機制「肌肉量的支撐」。
李思賢醫師解釋,肌肉的功能不僅在於儲存葡萄糖,更能提升體內葡萄糖運輸蛋白(GLUT4)的總數量。GLUT4是細胞接收葡萄糖的主要媒介,當肌肉量增加,GLUT4也會隨之增加,讓葡萄糖更容易進入細胞,達到穩定血糖的長期效果。
李思賢醫師提醒,40歲之後的族群更需要警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速度加快,若過度熱衷有氧運動而忽視了肌力訓練,可能導致肌肉持續萎縮,血糖波動反而更加劇烈。李思賢醫師最後也強調「有氧運動當然很好,但『均衡』才是穩定血糖的關鍵。」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彰基首創海外模組化遠距醫療 榮獲《遠見》ESG醫療永續績優獎
(15 分鐘前) -
吃不多還是容易肥胖?荷爾蒙失衡是關鍵!做對「4件事」改善中年肥胖、失眠
(31 分鐘前) -
退化性關節炎害膝關節軟骨磨損!脂肪幹細胞再生軟骨,重拾新「膝」望
(56 分鐘前) -
本土百日咳+3!專家點名「這群人」最易中鏢 初期症狀常被當感冒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