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原先是治療這疾病,長期執行恐有副作用,建議先詢問醫師、營養師
早在1920年代,生酮飲食被用來治療兒童癲癇,因為大腦細胞只能利用葡萄糖及酮體當成能量的來源,身體在缺乏碳水化合物的狀態下,啟動脂肪分解的機制,進而產生酮體,以維持大腦的運作;研究發現,酮體有保護腦細胞的作用,也就是增加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因此,會減少腦部的不正常放電,減少癲癇發作的頻率。
到了1970年代開始,治療兒童癲癇的藥物陸續問世,需要營養師精算的生酮飲食療法就慢慢沒落了。直到1990年代,隨著健美運動員利用生酮飲食,能夠降低體脂肪的效果,明顯雕塑身材的肌肉線條,又再度成為熱門的減肥方法。
模擬飢餓狀態,強迫人體燃燒脂肪
一般均衡飲食建議,碳水化合物提供熱量約占每日攝取熱量的50~60%,而蛋白質與脂肪,分別各占約15~20%與25~30%;而低醣飲食限制碳水化合物的熱量攝取約10%,蛋白質占25~30%、脂肪占60~65%。
低醣飲食因肌肉中的肝醣不足,造成運動能力下降,容易攝取到過量的脂肪及膽固醇,會讓人想吃多樣化的餐點,而造成減重失敗。
生酮飲食則是主張由脂肪提供每日約70~75%的熱量、蛋白質約20%、碳水化合物則約5~10%,而且每日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低於50公克,利用高脂肪、適量蛋白質及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模擬飢餓狀態來強迫人體燃燒脂肪,而非透過碳水化合物,以達到減肥的效果。
酮體升高,可能有副作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社區整合照護科營養師洪若樸指出,「生酮」是指讓身體產生酮體,也就是當血液中缺少葡萄糖或胰島素時,會促使脂肪組織分解三酸甘油酯,並釋放出游離脂肪酸。而游離脂肪酸會經由血液運送至肝臟,肝臟大量氧化脂肪酸後,除了產生乙醯輔酶A,也會產生酮體為能量來源之一,包括:乙醯乙酸酯、β-羥基丁酸及丙酮等3種化合物。
這種情形通常會發生血糖控制不良,例如胰島素不足或是胰島素阻抗的糖尿病患者,因為缺少胰島素造成大量游離脂肪酸送入肝臟氧化,使得血液中的酮體明顯升高。
對於一般人長時間不進食,或是刻意採取無醣飲食,很容易導致身體缺少葡萄糖提供能量,而以脂質提供代謝所需的能量,這樣就會就引起酮體升高。由肝臟產生的酮體,經由血液運送到其他器官氧化產生替代能源,多數的酮體則經由尿液排出體外。因此,若長期進行生酮飲食,可能導致血液酸化,成為酮酸血症。
如果是體重過重、腰圍比例超過標準、曾經減重卻失敗、飲食控制也不容易瘦,以及有葡萄糖不耐症、代謝症候群的人,可以考慮進行生酮飲食;但若是腸胃消化功能不佳者,例如脹氣、腹瀉、便秘、胃食道逆流、腸漏症等患者,則建議症狀改善後再進行。
執行之前,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洪若樸指出,一般人自行執行生酮飲食,其實並不容易正確做到,尤其將脂肪的攝取熱量,提高到超過70~75%,而蛋白質要控制在20%以內,更要將碳水化合物控制在5~10%,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舉例來說,市售常見的米飯、麵食、麵包、餅乾、甜點、含糖飲料等,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都要避免攝取,因此,許多食物的選擇,都會受到限制。建議執行生酮飲食之前,先諮詢醫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罹患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更應告知醫師並小心執行。
如果經過健康評估之後,適合進行生酮飲食,建議需要有一段適應期,以降低生酮的不適症狀,例如倦怠、虛弱、脫水、眩暈、頭痛、噁心等。另外,最好加強飲食分類的認知學習,以避免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
在醫師及營養師的監控下進行,才能確保攝取足夠的各種必需營養素,避免引起酮酸症及營養不均衡,也要定期追蹤生化值,血液酸鹼值、血脂、血壓、血糖等變化。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生酮飲食夯,減脂、減重有幫助,但潛藏2大風險
。生酮飲食減肥夯!恐引發偏頭痛好難過,吃「2種魚」有助緩解疼痛
最新健康新聞
-
M痘疫情持續上升!已28國旅遊警戒提升 8家醫院12月起可打自費疫苗
(47 分鐘前) -
活躍老化好厝邊 岡山醫院C級據點成果展熱鬧登場
(59 分鐘前) -
賴床睡不飽?濕氣重易引起5大症狀!賴睿昕中醫師:精油調理、按2大穴位除濕
(1 小時前) -
「停復保制度」12月底廢止!談海外國人恐反彈 邱泰源:是恢復公平性!
(2 小時前) -
施打胰島素「1動作」恐影響吸收速度!專家示警 告訴你開封與未開封該如何保存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