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1-06 | 常春月刊

早餐「吃這1類食物」瘦更快!研究認證 最佳攝取份量曝


早餐「吃這1類食物」瘦更快!研究認證 最佳攝取份量曝

早餐究竟該怎麼吃,才能對身體健康產生最大的效益?《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and Aging》刊載論文指出,早餐的攝取量和品質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若攝取熱量過低或過高,都可能與較高的體脂、血脂異常,以及較低的「好膽固醇」(HDL-C)有關。

早餐怎麼吃對心血管最好? 研究:占每日總熱量20-30%

該研究由來自西班牙的德瑪醫院醫學研究中心所發起。研究團隊透過PREDIMED-Plus研究招募383位受試者,平均年齡為60.4歲。受試者的BMI介於27-40kg/m2,皆屬於過重或肥胖範疇;且其至少符合5個代謝症候群標準的其中3個,分別與三酸甘油脂、空腹血糖、收縮壓/舒張壓、好膽固醇總量和腰圍有關。

首先,受試者需重複記錄3天內所有攝取的飲食,並使用「膳食平衡指標」評估其早餐品質,例如是否包含蛋白質、脂肪、纖維等營養素。另外,研究團隊使用校準過的設備,共計測量受試者的體重、身高、腰圍和血壓4次,並收集受試者的空腹血清,測量三酸甘油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糖、肌酸酐、腎絲球過濾率和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


早餐「吃這1類食物」瘦更快!研究認證 最佳攝取份量曝

研究結果顯示,若早餐總能量為每日總能量20-30%,是最為適當的食用量。相較之下,攝取低能量(占每日總能量<20%)或高能量早餐(占每日總能量>30%)的受試者,其BMI、腰圍、三酸甘油脂、好膽固醇等4項指標差異如下:

.BMI:低、高能量組比起適中能量組,分別高出0.61、1.18(kg/m2

.腰圍:低、高能量組比起適中能量組,分別高出2.22、4.57(cm)

.三酸甘油酯:低、高能量組比起適中能量組,分別高出13.8、28.1(mg/dL)

.好膽固醇:低、高能量組比起適中能量組,分別降低2.13、4.56(mg/dL)

至於血壓、血糖數值,低能量組與高能量組在12-18個月追蹤時略高於適中組,但差異無臨床意義;腎絲球過濾率數值則皆無顯著差異。總的而言,每天攝取適中能量、品質較高的早餐內容,可能有助於高心血管風險個體維持健康的體重、腰圍、血脂等數值。


早餐「吃這1類食物」瘦更快!研究認證 最佳攝取份量曝

跳過早餐可以幫助瘦身? 專家駁斥:午餐恐過度進食

研究通訊作者Álvaro Hernáez對此表示,近年來因間歇性斷食的流行,使不少減重者或長者跳過早餐,並認為這樣能夠減少一餐的攝取熱量、進而幫助體重下降。事實上,早餐吃得過少或跳過不吃,可能導致午餐過度進食、食慾調節不良;尤其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固定攝取三餐可以幫助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並避免全天的血糖波動,而不吃早餐卻可能導致血糖起伏。

「過往就有研究證實,早餐吃得太少與較高的肥胖率有關;早餐吃太多則容易吃進過多的精製碳水與不健康脂肪,導致每日攝取熱量超標!」Hernáez也認為,早餐品質將左右心血管的健康程度,例如適當的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幫助降低食慾、纖維質則可延緩碳水吸收,優化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早餐「吃這1類食物」瘦更快!研究認證 最佳攝取份量曝

早起第一餐怎麼吃最健康? 「高蛋白早餐」讓減肥更有效

至於早餐的內容該吃些什麼,才能促進整體健康?澳洲雪梨大學曾發表研究表明,「高蛋白質」的早餐模式,可能最有助於預防暴飲暴食以及肥胖;早餐內容中添加過多的高加工食品,則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健康不利因素有關。以受試者的早餐飲食內容來看,約僅有18.4%來自蛋白質,其他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就分別占了43.5%、30.9%。

為何受試者普遍喜好以加工食物作為早餐的選擇?研究團隊認為,可能與加工食品的可口程度、價格便宜、行銷策略、購買方便性,以及與企業的合作密切度有關。他們也指出,加工食品可能會導致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降低,即是「蛋白質槓桿假說」(protein leverage hypothesis , PLH)的理論基礎。


早餐「吃這1類食物」瘦更快!研究認證 最佳攝取份量曝

研究作者David Raubenheimer表示,代謝蛋白質需要消耗更多熱量,減重者可用雞蛋、海鮮、雞肉和乳製品,搭配豆類、豆漿、奇亞籽或亞麻籽等植物性蛋白質,取代火腿、培根、蛋餅皮、熱狗、奶茶、果醬等加工食品,對促進整體健康、幫助減肥而言具有一定好處。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潮健康、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很多人每天吃!營養師示警「這6種早餐」超肥也害健康 其中這1種有菜有肉卻是在吃油
·比早餐店奶茶更炸馬桶!中醫師大推「1清腸飲品」拉超乾淨 但5種人不適合喝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