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5° )
氣象
2025-01-17 | 常春月刊

華航董座前一天還在上班,隔天就心肌梗塞猝死,近來氣溫驟減,心梗風險恐增2成


華航董座前一天還在上班,隔天就心肌梗塞猝死,近來氣溫驟減,心梗風險恐增2成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1/16心肌梗塞猝逝,前一天都還在與企業工會簽團體協約,不料,隔天卻被家人發現失去意識,緊急送醫不治,震驚航空業。最近天氣冷,氣溫驟降,血管可能急遽收縮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

此外,發生腦中風的風險也激增2.9倍 ,同時根據台灣本土研究指出,氣溫每降低2.9度,腦中風機率也會增加11%。而導致國人暴露於急重症風險的原因,與代謝症候群,特別是長期被忽略的高血脂問題有關。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針對血脂議題提醒慢性病與代謝症候群患者,及早控制自身的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以及二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等問題,別等急重症發生時才亡羊補牢。

高血脂診斷率僅約5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暨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強調,若觀察國人對於「三高、二害」的認知,可以發現高血脂民眾的診斷率僅約5成,也就是有一半的病患忽略自己的疾病。因此特別提醒民眾,若平時沒有透過穩定服藥、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那麼遍及全身的血管可能由暢通變得阻塞,一旦出現血栓,或是因為天氣、情緒激動等原因造成血管收縮,會導致血管堵塞,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隨時都可能找上門。

國健署則表示,許多人常誤以為僅有長輩才需要擔心代謝症候群,但事實上,依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64歲民眾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24.8% 。為了幫助國人及早察覺慢性病與代謝症候群,以利及早展開治療,政府提供免費的成人健檢資源,2025 年 1 月 1 日起,免費成人健康檢查年齡從 40 歲下修至 30 歲,因此只要是 30 歲以上未滿 40 歲民眾,每 5 年可進行 1 次免費全身健康檢查。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罹患小兒麻痺且年在35歲以上者、65歲以上民眾更是每年都有1次。待檢測結果出爐後,還可以到「慢性病風險評估平台」輸入相關健檢數值,即可獲得未來10年內罹患5大慢性病的風險。

1/4的人有高血脂風險,當心心肌梗塞、中風危機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常務理事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務部主任黃群耀表示,根據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 ,國人十大死因的原因,有超過半數與慢性疾病有關 ,且具備了相同的危險因子——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具有五項危險因子,只要有三項或以上超標,則認定為代謝症候群。若進一步檢視三高,可以發現高血脂的盛行率高達26%,未來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高達3倍 。依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國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脂的風險,暴露於「心腦血管疾病→失能→死亡」的風險中。

黃群耀進一步指出,直接導致高血脂的原因,與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多,以及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太少有關 。低密度脂蛋白會將膽固醇從肝臟帶到血液中,相反的,高密度脂蛋白則會將血液中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也就是說,隨著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可能會有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隨著數量越來越多,血管就會變得越來越狹窄,不僅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疲勞、頭暈等症狀,一旦斑塊破裂還可能產生血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性症狀。為了避免自身暴露於急重症的風險,鼓勵民眾在發生高血脂時,就應該要積極控制,並在醫囑建議下,盡可能的降低壞膽固醇。

高風險者應服藥,讓壞膽固醇低於70mg/dL

黃偉春表示,近期天氣驟降,國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驟升。根據台灣的本土研究指出 ,若氣溫坐落在15 °C至32 °C之間,每降低1 °C,50歲以上熟齡族群的心肌梗塞風險增加至1.1%,若氣溫驟減至15°C,熟齡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將會增加至將近2成;而50歲以下年輕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也不容小覷增加至0.4%,在氣溫變化莫測的農曆年,無疑是年輕與熟齡國人的一大「心」危機。當出現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應立即就醫。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秘書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重症加護內科主任吳承學說明,目前臨床上可以用來控制膽固醇的藥物相當多元,其中以史塔汀(Statin)類藥物為治療主力。然而,有別於高血壓、高血糖,民眾在家透過簡單的儀器即可自我檢測,了解自己每日的控制成效。在「難以及時看見治療成果」,但治療又伴隨一定的副作用的前提之下,患者在療程展開一年後,高達三分之一的病人中斷服藥;兩年後,更有超過一半病人放棄治療 ,暴露於慢性病惡化成急重症的風險中。

吳承學醫師鼓勵,膽固醇控制是一種個人化的療程,每個人的壞膽固醇控制標準不同,健康的民眾控制於130 mg/dL以下;若發生過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族群、甚至反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超高風險族群,為了避免應分別控制於70 mg/dL和55 mg/dL以下。患者若擔心肌肉疼痛等服藥副作用,可以主動與醫師討論,透過副作用管理減輕不適感,達到積極控制、穩定服藥控制壞膽固醇達標的治療目的。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突發作!醫授「送醫前自救方法」 肩膀痠痛活動後又好是警訊
·如何發現自己快猝死? 醫揭「9個關鍵跡象」:眼角常冒血絲要有警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