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發展方向與國際競爭力,傳承技術與開創未來
強化專科醫師訓練與專業傳承
我們致力推動胸腔外科納入「部定次專科」,透過強化甄審委員會功能、優化訓練課程及嚴控專科醫師的容額與品質,確保人才培育的高標準。住院醫師的三年訓練課程涵蓋胸腔外科各領域,包括肺臟、縱隔腔、氣管與支氣管、胸壁、橫膈膜及食道等,並提供實作技能的全面學習,如胸腔鏡操作、氣管鏡檢查及肺臟移植手術等。
同時,鼓勵住院醫師在國內外學術場合中發表研究成果,與國際同行交流,提升專業技術與研究實力。此外,透過舉辦多項主題研討會及教育活動,學會致力於為新一代胸腔外科醫師提供最完善的學習環境。
豐富教育課程與實作訓練內容
為了因應胸腔外科領域的快速進步,學會每年舉辦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包括含金量極高的年度大會、各種主題的研討會及大體或動物研習營,其中更不定時舉辦基礎與進階胸腔鏡手術實作課程,以及其他專業技能的培訓,全面提升胸外醫師的臨床技能與學術水平。
微創手術技術領先,推動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的普及與發展
台灣胸腔外科於國際間具備強大競爭力,尤其在微創手術(如胸腔鏡、單孔胸腔鏡、達文西手術)領域表現突出,執刀經驗豐富、手術數量及成功率皆領先國際,其中單孔胸腔鏡技術更是全球翹楚,吸引國際醫師觀摩學習。在肺癌治療方面,台灣從早期診斷、手術到術後照護表現卓越,成效媲美國際先進國家。面對手術科技的進步,學會成立了機械手臂手術委員會,負責醫師資格認證及教育訓練。隨著健保將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納入胸腔鏡手術項目,病患只需負擔相關醫材費用,這將有助於推動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同時提升國內胸腔外科的競爭力。
國際競爭力卓越
我們的會員亦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會議、發表研究成果並不間段的持續精進技術。同時,更以高品質醫療及合理費用展現競爭力。一方面學會歷屆理事長更是強化國際交流,目前已與西班牙、韓國簽訂合作協議,並在2025年與韓國合作將官方期刊《Journal of Chest Surgery》轉型為國際期刊。期盼能提升台灣胸腔外科的學術水準與國際競爭力,持續深化國際合作,推動創新研究,為全球胸腔醫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全球的影響力。
設立臨床試驗委員會,拓展研究領域
為了加強胸腔外科醫師參與臨床試驗的動機,在2024年特別成立臨床試驗委員會。期望藉由學會的平台推動臨床試驗的進行,讓胸外醫師可以將臨床試驗的觸角延伸至非晚期癌症。臨床試驗是國力表現,參與度愈深,更可以讓國際間清楚台灣胸腔外科的醫療與研究實力,期望透過學會的力量加速臨床試驗的收案速度。進一步鞏固台灣胸腔外科在國際研究領域的影響力。
積極參與政府政策,促進公共健康
近年國健署積極將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納入第五癌篩檢後,學會配合制定相關指引並舉辦研討會,藉此提升大眾對於肺部健康的重視。同時,期盼透過政策參與,促進胸腔外科在公共健康領域的貢獻。
展望未來:傳承與創新並進
胸腔外科是一門需要高度技術與經驗傳承的專科,尤其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學會更需肩負起保存與傳承技術的責任。我們期待能為會員提供更強大的支持與歸屬感,並藉由國際交流與學術合作,讓台灣的胸腔外科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芒。
我們深信,透過持續努力與創新突破,台灣胸腔外科的專業水平將再創高峰,為全體醫師及病患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文章來源: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秘書長徐紹勛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她長年「煮飯、祭祖」罹肺癌! 醫揪「健康警訊」:愛吃臘腸、油炸香腸也危險
·肺生病有7種症狀! 國健署提醒:你每天再繼續做這5事會後悔
最新健康新聞
-
-
流感奪命病例攀升 醫提醒預防重症必做這件事
(6 小時前) -
流感疫苗就位!東縣2/20開打
(7 小時前) -
治療攝護腺肥大新選擇 嘉義長庚引進UroLift療法
(7 小時前) -
不只感冒!咳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肺癌等 如何區分?4重點醫師評估必問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