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病整合照護再進化 跨團隊合作提升治療成果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化疾病,對病人的日常生活及家庭造成深遠影響。巴金森症的治療與照護需要多方面的協同合作和創新技術,為此,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推出了「巴金森整合照護計畫」,將最新的醫療技術與智慧醫療相結合,為病人提供全面的疾病管理服務。
優化深腦刺激術 多方協同治療與照護
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副主任陳凱翔醫師表示,該計畫著重於優化深腦刺激術(DBS),這是目前治療巴金森氏症病人藥物波動與異動症症狀的有效手段,藥物調整則會量身打造最適合該病人的治療方案。智慧醫療應用方面,病人可透過遠距復健醫療在家中進行復健,並藉由多頻道體表肌電圖、電子手寫版和無線三軸加速規裝置精確記錄顫抖的特性與嚴重度變化。自創電子平台則將所有顫抖相關指標與治療成果提供給醫師,並與正在研發的可穿戴設備結合,實現病人症狀的即時監測與健康數據分析,從而精準管理疾病。
陳凱翔副主任還表示,他期待的巴金森氏症治療目標是讓病人盡可能重拾該有的社會功能,因此還包括營養師改善病人營養狀況、語言治療師增強患者吞嚥功能、藥師評估病人用藥效果與副作用、物理治療師矯正患者行走不平衡與軀幹歪斜姿勢,心理師和社工師提供病人心理與家庭支持。
巴金森症病人症狀明顯改善 生活品質也提高
自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推行該計畫以來,數百名病人受益。陳凱翔副主任分享,臨床數據顯示,超過90%的病人症狀獲得明顯改善,生活品質評估得分平均提升30%以上。整體治療效果綜合提升36%,病人生活品質中的壓力指標下降23%,病人整體滿意度達90%。這些數據充分反映了計畫的治療成效及病人對服務的高度滿意。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動作慢、面具臉、走路拖腳小心巴金森氏症! 專科醫提「非典型症狀」:60歲患病率增
·吃肉桂、維生素D,延緩失智及巴金森氏症
最新健康新聞
-
-
孩童拿筆卡卡的? 專家教「2畫畫方式」改善握筆方式
(6 小時前) -
氣溫漸增腸病毒蠢動 屏東縣衛生局籲請民眾加強防護
(6 小時前) -
高市旗山衛生所辦理健走活動 促進長者健康
(7 小時前) -
嘉縣衛生業務再露鋒芒 5大類滿分抱回7大獎項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