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多又臭、還脹氣?醫列「6種情況」儘速就醫 小心腸道出事了
雖然放屁是再自然不過的生理現象,但有些人經常「臭屁連連」,還伴隨接連不斷的聲響,讓人不禁懷疑是否和健康出了問題。尤其現代人飲食精緻,加上普遍對癌症的焦慮,常有人擔心:會不會這樣的放屁,其實是大腸癌的徵兆?
為什麼屁會這麼臭? 和吃什麼有關
南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廖師賢表示,放屁的氣味或頻率本身無法作為診斷大腸癌的依據,但它可能反映出腸胃道的蠕動型態已經發生變化。當腸道環境不穩定、菌相失衡,或是出現潛在的發炎或病變,屁的氣味可能會變得特別刺鼻,這正是身體發出的某種警訊。
不少人發現,吃了某些東西後放屁變得又多又臭。其實,許多常見食物容易在腸道中產氣,像是豆類、碳酸飲料、含硫的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根莖類、油炸物與紅肉等,都是放屁兇手。除此之外,若吃飯時狼吞虎嚥、邊吃邊說話,也會讓多餘空氣一起進入腸道,加劇脹氣與排氣的狀況。
腸胃蠕動變慢、消化功能不佳時,食物停留在腸道的時間變長,也容易發酵產氣,導致氣味變得特別難聞。這些都與個人的飲食選擇與進食習慣息息相關。
當放屁不只是尷尬 而是疾病的信號
如果經常出現異常臭屁,還伴隨腹部脹痛、排便習慣改變、糞便中出現黏液或血絲、食慾下降、體重莫名減輕或慢性貧血等症狀,就不能只當成消化問題或飲食「吃錯東西」來看待了。廖師賢說,這些狀況可能與腸胃道潛藏的感染、出血,甚至惡性腫瘤有關,建議應盡快就醫檢查,找出真正原因。
不要怕檢查 腸癌其實能早發現
雖然許多人對肛門指診或腸鏡感到尷尬甚至抗拒,但廖師賢強調,這些工具其實是早期發現大腸癌的關鍵。尤其在直腸癌的診斷上,有一半的病灶可以透過簡單的肛門指診初步發現,若能配合腸鏡檢查,更能提早揪出異常、即時治療。
由於大腸癌初期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建議民眾應根據風險等級定期篩檢。一般人從50歲起就應定期接受腸鏡檢查;若有家族病史,則建議從40歲就開始安排。千萬別等到症狀明顯才行動,否則可能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睡著也會繼續放屁!醫揭「6個放屁冷知識」 站著放比坐著小聲
·「這7種屁味」超不尋常!醫示警 飄甜味或果香味小心跟糖尿病有關
最新健康新聞
-
-
有圖解》每天花2分鐘幫媽媽按摩!中醫教「3穴位」解肩頸、小腿痠痛
(16 分鐘前) -
為什麼大腦會「走神」?神經學家揭「白日夢模式」讓大腦有效放鬆
(16 分鐘前) -
健保給付「紅血球成熟劑」 重型海洋性貧血患者有望改善血鐵沉積
(16 分鐘前) -
母親節多元送禮選擇 眼袋手術成為口袋名單
(1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