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3° / 22° )
氣象
2025-04-25 | 早安健康

7種傷心飲料對心臟最有害!喝這瓶等於灌10匙糖血管先遭殃

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因此保護心臟可說是維持健康長壽的關鍵之一。除了運動、飲食控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飲品與湯品,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傷心地雷」!

導火線就在於,我們常喝的飲料容易含有過量糖分,不知不覺造成肥胖、血糖飆升,引發慢性發炎、高血糖而有害心血管;我們喝下的湯品容易讓隱藏鈉含量通通下肚,增添高血壓與動脈硬化風險。特別是對於本身心臟功能較弱、有心律不整或高血壓等族群而言,這些刺激性成分包含咖啡因、冰冷飲品,都可能引發急性且要命的不適。

專家點名7種「傷心飲品」天天大口喝小心血管遭殃



1.果汁:披著健康外皮的高糖陷阱



美國加州一項針對10.6萬名平均52歲的成年人研究發現,每天喝一杯以上高糖果汁,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42%,需要心臟血管手術的機率高26%。果汁聽起來健康,但國健署指出,將水果榨成果汁時,1杯250毫升純果汁的含糖量其實就相當於2個拳頭大的水果!因此,大口喝下果汁很容易造成攝取過量的問題,更何況市售果汁實際還常添加大量果糖、蔗糖,要小心誤踩健康地雷。

2.汽水:一罐相當於10茶匙糖下肚



歐洲一項針對45.1萬人的研究顯示,每天喝2杯以上汽水的人,死亡風險比一個月喝不到一杯的人高出17%,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高52%。心臟科醫師 Evan Levine認為,一罐汽水的含糖量約等於10茶匙糖,糖分攝取過量會導致三酸甘油脂升高、體重增加、血糖劇烈波動,嚴重損害心臟健康。

3.咖啡冰沙:咖啡因+大量糖分宛如心臟毒箭



早上習慣來杯咖啡?很多研究證實咖啡的好處,但如果是咖啡飲料可就未必友善健康了。咖啡因是一種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成分,過量容易引起心悸與心律不整,而市售咖啡冰沙飲料,除了咖啡因之外還有大量的添加糖,心臟科醫師Evan Levine認為,對於心臟疾病患者而言猶如射向心臟的毒箭,大大增加誘發心臟問題的潛在風險!建議選擇無糖、無奶精的黑咖啡,並控制總攝取量為佳。




4.能量飲料:高咖啡因+高糖雙重風險



為提神而飲用能量飲料更需格外留意,心臟科醫師Evan Levine提醒,因為提神飲料所含的咖啡因可能達一般咖啡的1.5倍,再加上額外添加很多糖分,對心臟同樣極具負擔。對一般健康族群來說偶爾喝無妨,但如果已有心律不整病史者務必小心這類刺激性咖啡因飲品。

【每日咖啡因建議攝取上限】


  • 成人:不超過300mg

  • 青少年(12至18歲):不超過100mg

  • 孕婦、12歲以下孩童:避免攝取咖啡因



5.酒精:過量飲酒是心臟病推手



過量飲酒容易引起高血壓,長期更可能誘發中風、心臟病、酒精性心肌病變等問題!意外的是,很多人認為紅酒至少會比較健康,但Evan Levine醫師指出,部分宣稱紅酒有益心血管健康的研究,很多是由酒商或葡萄酒產業資助,可信度需審慎評估。酒精本身就屬於刺激性物質,心律不整患者飲酒更應特別注意,避免誘發心悸等症狀惡化。

6.隱藏版高鈉的飲料:果菜汁、楊桃汁、酸梅湯、運動飲料



鈉雖是人體必要的礦物質,但鈉攝取過量卻是高血壓傷害心腎的地雷!尤其鈉不一定跟吃太鹹有關,飲料中的隱藏鈉就不容忽視,包括果菜汁、楊桃汁、酸梅湯與巧克力飲品,都是隱藏版高鈉飲料!以運動飲料為例,若沒有運動流汗,卻「習慣」要補充電解質而常常大口狂灌,一瓶就可能攝取到約250mg鈉,建議每日鈉攝取量不應超過2400mg、相當於6g的鹽喔。

7.冷飲:夏日消暑?過度也可能誘發心律異常



夏天滿頭大汗時來杯冰涼飲品,沁涼口感最舒爽不過了!然而心臟科醫師劉中平曾於臉書分享,臨床上觀察發現夏天心律不整患者增加,且有資料顯示,每次吃冰會造成心房顫動反覆發作。

原來,在運動後馬上大口灌冰水,等於是讓身體處於高溫狀態下又突然降溫,溫度波動太劇烈,使交感神經不穩定,就容易引發心跳異常。因此,本身是心臟病患者或心臟敏感族群,剛運動完或是天氣熱時,最好不要馬上喝大量冰水來消暑,避免造成心臟負擔,建議選擇常溫水為佳。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7種隱藏「高鈉食物」不鹹卻傷腎!醫揭4警訊恐害腦霧、中風、骨鬆、糖尿病

  • 44歲男星跑步機上心臟病發猝死!運動時胸悶痛和2症狀快停止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https://www.edh.tw/article/37708

7種傷心飲料對心臟最有害!喝這瓶等於灌10匙糖血管先遭殃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