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20° / 17° )
氣象
2025-02-18 | NOW健康

天冷居家清潔小心椎間盤突出! 醫示警這些動作要避開

天冷居家清潔小心椎間盤突出! 醫示警這些動作要避開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冬天是椎間盤突出好發季節,天冷肌肉緊繃,加上若在進行居家清潔時有搬重物、姿勢不良的情形,更容易閃到腰或造成椎間盤突出,出現腰痠背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狀。除了復健治療,中醫也能有效舒緩椎間盤突出,透過針灸、推拿、中藥調理等方式,幫助患者減輕疼痛、改善不適。擔心開刀風險或術後後遺症的民眾,不妨考慮中醫療法,以溫和的方式告別疼痛。


老年人更容易椎間盤突出? 嚴重恐導致大小便失禁


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椎間盤突出常見發生在頸部和腰部,其中又以腰部最為常見,尤其是在第4至第5腰椎以及第5腰椎和第1節薦椎之間,腰椎椎間盤常因外傷或退化而突出,若壓迫到脊椎神經,就會造成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的主因包括:年齡退化、過度勞損、運動傷害、長時間低頭久坐,以及車禍、騎機車遇到窟窿撞擊、突然踩空或跌坐等外力因素所引起。


一般來說,通常急性或慢性腰椎間盤突出最初影響單側,若情況嚴重,則可能會導致雙側大腿、小腿外或後側面沿著神經路徑出現痠、脹、麻、痛,甚至灼熱感。若病情未及時控制,可能導致行走困難,甚至大小便失禁。若因老化加上長期累積的病因,症狀會逐漸加重,愈來愈明顯。張賜興醫師解釋,年輕人陽氣旺盛,修復能力較強,即使跌倒仍能迅速恢復;然而,隨著年齡增長,人體修復能力下降,特別是女性35歲、男性40歲後,陽氣開始衰退,骨骼與肌肉組織的自我修復能力變差,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因跌倒受傷,病情嚴重,甚至會發生骨折。


冬天小心椎間盤突出! 寒氣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筋骨緊繃


另外,中醫理論認為「寒主收引」,冬天的寒氣會導致氣血循環變差,新陳代謝不佳,進而使筋骨緊繃,天冷引發椎間盤突出機率提高,此時如果正好遇到下列情形,譬如手抬起持續擦窗戶的動作、彎腰拖地、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工作久坐等,維持同一姿勢、同一動作反覆或過久,若加上過度勞累或睡眠不足,很可能引起肌肉收縮過度,加上長久累積的勞損,進而引發椎間盤突出症狀。若是出現痠痛麻木症狀時可暫時使用熱敷,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感。


張賜興醫師指出,若感覺手部或下肢疼痛痠脹麻感明顯時,應立即就醫治療。若僅出現微痠脹麻感,可先休息觀察,若隔天仍未緩解,則應儘速就醫。如未積極治療,嚴重可能導致無法正常行走,疼痛感強烈造成坐站或躺都不舒服,最後恐致大小便失禁,必須進行手術治療。


掃除前注意做好保護! 中醫師:這樣做預防椎間盤突出


通常椎間盤突出引起不適,會建議先採取3個月到半年的保守治療,除利用西醫復健牽引療法外,加上中醫多管齊下治療會有更好的成效。張賜興醫師收治1名年約50歲鋪地磚師傅,因工作長久彎腰過度,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腰腿後側產生強烈麻木疼痛感,完全無法繼續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復建與牽引治療未見成效,由於擔心手術後遺症,轉而接受中醫療法,經過幾次治療後效果明顯,連續2個月的療程,症狀大幅改善,現在已順利回到工作崗位。


張賜興醫師說明,中醫治療椎間盤突出除採用針灸、小針刀及推拿、熱敷,外敷貼布,再搭配每天服用水煎藥,有效幫助局部氣血循環加速,鬆開局部肌肉緊繃;若有關節面錯位則一併調整復位,對椎間盤突出患者而這,是有很大的機率可以修復癒合。如果採取保守治療皆無效時,再尋求手術治療,但有些患者即使開刀之後,仍常感覺不適,則可藉由中醫輔助治療獲得明顯改善。


張賜興醫師提醒,不要短期間大量勞動工作,打掃時可以使用護腰、束腹或先簡單做個暖身操、活動筋骨後再開始打掃,避免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搬重物時切記不要直接站著彎腰取物,建議先蹲下、腰桿挺直再站起身,才能適時保護腰椎。


此外,治療椎間盤突出期間,應避免吃生冷食物、冰飲和水果,保暖做好,充足睡眠,調整作息、感覺輕微不適就應立即休息,避免加重症狀,拖延治療時機。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OHCA」登Google熱搜關鍵字! 什麼是「OHCA」?
▸低溫報到!心肌梗塞、腦中風猝不及防 留意4大時間點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