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時怎麼吃?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分4大類 補對才有用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受到疾病影響,許多糖尿病、癌症及腎臟等病人常需要特殊營養配方的健康食品,為了確保患者正確使用「特定疾病配方食品」,食藥署表示,自114年1月1日起,必須在外包裝正面處,顯著標明「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字樣,截至目前共核准373件特定疾病配方食品。
▲特殊疾病配方食品定義。(圖/食藥署提供)
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標示新制 須在外包裝正面標明「特定疾病配方食品」等字樣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蕭惠文表示,「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是指當病人因生理功能失調,導致無法進食、消化、吸收或代謝一般食品或食品中特定營養成分,或醫學上認定有其他特殊營養需求,且不易透過日常飲食調整所獲取時,可作為病人單一營養來源或部分營養補充的配方食品。
▲特殊疾病配方食品類別。(圖/食藥署提供)
由於這類配方食品係提供給特定族群食用,審核過程嚴謹,蕭惠文表示,需由專家組成的審議小組審查通過後,發給許可文件,分為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的「營養均衡完整配方食品」、「營養調整完整配方食品」及不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的「營養調整補充配方食品」、「特殊單素配方食品」4大類。
取得許可的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在外包裝上需符合許多規定,除了一般包裝食品規定標示,另需標示「適用對象」、「開封前後保存方法」、「使用方法及用量」、「本品屬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不適合一般人食用,須經過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使用」、「多食對改善此類疾病並無幫助」及「本品非供靜脈注射用」或等同意義詞句,
蕭惠文表示,自114年1月1日起,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必須在外包裝正面處,顯著標明「特定疾病配方食品」等字樣。
▲特殊疾病配方食品管理。(圖/食藥署提供)
消費者購買選用「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前 應先諮詢醫師、營養師等專業意見
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技術主任蔡一賢表示,中風患者、或是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等,幾無食慾,難以從一般食品中獲得營養,但此時需要補充營養,一旦身體虛弱,就無法完成療程,致使病情惡化,因此必須仰賴「特定疾病配方食品」。
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可分為「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不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等兩大類,前者又可分為「營養均衡完整」配方食品、「營養調整完整」配方食品。若為「不可作為單一營養來源」,代表患者不可以只喝配方食品。
▲特殊疾病配方食品應加標示事項。(圖/食藥署提供)
蔡一賢指出,中風、癌症、糖尿病等患者容易出現共病,建議使用「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之前,應先諮詢醫師、營養師等專業意見,根據疾病進程來調整食用成分及份量。
最後,蕭惠文提醒,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不是藥品,不適合一般人食用,須經過醫師或營養師專業評估下使用;購買時,應選擇經查驗登記許可的特定疾病配方食品,食用前詳閱產品標示說明,並正確使用產品,才能得到最佳的營養支持。
▲特殊疾病配方食品查詢。(圖/食藥署提供)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保健食品開封後乾燥劑、棉花該留還是丟? 藥師來解答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最新健康新聞
-
-
蠶豆症不是只有吃蠶豆才出事!專家示警「這些常見藥物」也超危險 一不小心恐溶血
(1 小時前) -
10歲化療女童手腳無力 中醫輔助治療順利重返校園
(2 小時前) -
男子聽力衰退找不到原因 樂高竟卡耳20年
(3 小時前) -
口乾無力、暴瘦10公斤 熟男打破迷思「早做一事」糖尿病快速受控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