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胖症」恐增加死亡風險!醫:及早減重 糖尿病有逆轉可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世界肥胖聯合會預測,到2035年全球將有近半數人口面臨過重和肥胖問題。國內研究也顯示18歲以上的成人有50.3%過重及肥胖,成人與兒童的肥胖率更是每年分別增加4.1%和5%。肥胖不僅是慢性病,更與多種疾病有關,國泰綜合醫院社區醫學部部主任莊海華醫師就指出,若是糖尿病合併肥胖,將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甚至加劇患者的死亡風險。
莊海華醫師指出,在台灣有超過8成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合併有過重或肥胖的情形,與一般體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胖症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的風險比值要高出1.3倍,死亡風險更是增加2.6倍,呼籲患者要提高警惕。
只減1公斤也有用!減重15%有望逆轉糖尿病
肥胖會導致胰島素阻抗性更高,使血糖更難控制。莊海華醫師指出,糖胖症患者若能有效減重,就算只減1公斤,糖化血色素便會下降0.1%,當減重達到原體重5%時,即可開始改善疾病;減重10%則有機會降低藥量和共病風險,而達到15%更有可能逆轉糖尿病。
對於早期糖尿病患者而言,因為仍有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若及早介入治療並成功減重至一定比例,就有逆轉糖尿病的可能。至於罹患糖尿病已有一段時間的患者,只要妥善控制血糖與體重,並配合適當的飲食和運動,長期而言仍有機會減低藥物劑量或顆數,甚至能夠停藥,僅需定期回診追蹤。
減重只看體重數不夠 這「2指標」也很重要
台北秀傳醫院減重門診主治醫師陳君琳提醒,減重只追求體重下降,可能減去的只是肌肉或水份,而體內脂肪過多對人體也會帶來威脅。人體的脂肪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皮下脂肪分布於四肢、胸部、臀部和腹部,內臟脂肪則主要堆積在腹部,其中內臟脂肪與發炎、動脈硬化、三高等的發生密切相關。由於內臟脂肪會造成腹部突出,因此藉由腰圍的大小,即能反映內臟脂肪的多寡。
陳君琳醫師進一步指出,國人除了面對過重和肥胖問題,體脂率、腰圍也大幅超標,根據國內調查報告顯示,19歲以上的成人有超過8成的男性和超過9成的女性面對體脂肪過高的問題,4成7的男性和超過5成的女性腰圍過大,提醒民眾在減重的同時,也要加上減少內臟脂肪和腰圍為目標,提升減重的效益。
自行減重成效不佳?醫:導入藥物治療可協助
然而,莊海華醫師指出,透過調整生活方式的減重成效通常並不理想,僅能達到約3至4公斤的體重降幅與適度的血糖降低。美國消化系醫學會就建議,若患者改變生活習慣仍無法達到有效的體重管理,應使用具減重效果的藥物來協助長期體重控制。
腸泌素藥物GLP-1 RA原先為一種人體既有的荷爾蒙-GLP-1腸泌素(incretin),可調節血糖、降低食慾,後續被研發成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藥物,也有針劑和口服等不同劑型。陳君琳醫師就指出,GLP-1 RA透過藥物機轉,可增加飽腹感、延緩胃排空,減少餐後脂肪顆粒的釋放、降低血液脂肪水平,更可直接作用於脂肪組織,減少脂肪合成和內臟脂肪厚度,協助患者達到減重效果。
配合醫囑服藥、改變生活習慣 雙管齊下控制體重
莊海華醫師指出,由於GLP-1 RA有抑制食慾的作用,部分患者服用後可能會出現想吐的症狀,但透過控制服用劑量,從低劑量開始服用,有必要的話再往高劑量增加,能有效減少副作用的發生,提醒患者要配合醫囑,勿自行購買藥物服用。莊醫師也呼籲患者,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是要維持生活習慣的改善,減重成功的機率才會提高。
另外,坊間常將GLP-1 RA俗稱為「瘦瘦針」、「瘦瘦筆」,但治療糖尿病與肥胖症的GLP-1 RA為不同藥物,若以「瘦瘦筆」統稱,可能導致民眾誤解藥物的用途;若將糖尿病用藥移作為減重用途,屬於非適應症之用法,使用者也無法獲得如藥害救濟等保障,請民眾應多加留意。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36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最新健康新聞
-
-
解黑便、頭暈無力卻找嘸「出血點」 竟是小腸出血
(2 小時前) -
「黴漿菌」感染抗藥性高達六成! 醫授「年節做這些事」預防
(2 小時前) -
退休後如何打造現金流?嫺人揭「5種低風險」收入來源:房租也上榜
(2 小時前) -
擔心大腸鏡檢查會痛?新式換水法免痛瘜肉偵測率高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