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10-12 | Heho健康

75歲還能吊單槓3分鐘!林靜芸教50+活得長、老得慢、病得輕、死得快

75歲還能吊單槓3分鐘!林靜芸教50+活得長、老得慢、病得輕、死得快

75歲還能做單槓、舉啞鈴,連年輕人都驚呆了!她是林靜芸醫師,台灣第一位女性整形外科醫師,先生林芳郁醫師曾是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亞東醫院的院長,現在因為失智,也讓林靜芸從備受疼愛的妻子,成為失智症照顧者。但她對自己的健康、體態要求,卻讓人感受到70+女性滿滿的正能量!更是許多熟齡女性眼中的健康榜樣。
從過去的失眠、倦怠,到如今的肌力體態、心態管理,她走出一條屬於50+的樂齡養身之路,用自身經驗證明,年齡,從來不是放棄健康的理由。

「活得長、老得慢、病得輕、死得快,這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理想人生。」今年75歲的整形外科醫師林靜芸,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神情堅定,語氣卻平靜自然。她不諱言,人生不是為了延長壽命而活,而是讓生命的質量能夠保持在舒適與自在的狀態。「讓人照顧是一種委屈,我不想變成那樣的人。」

曾經失眠倦怠,每天靠安眠藥度日

「我那時候壓力很大,吃FM2安眠藥,一開始一顆,後來兩顆、三顆,甚至吃到六顆,還是睡不著。」林靜芸說,那段時間白天昏沉疲憊、晚上翻來覆去,整個人陷入身心俱疲的循環中,「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麼撐過來的。」
是父親的一句話點醒她:「妳不能只有動腦,身體也要動。」她才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人生節奏──從簡單拉筋、跳殭屍操、舉啞鈴做起,後來甚至每天早上練到能吊單槓三分鐘,不為表現,只為讓身體有力量撐住人生。

父親一句話,擺脫藥物靠運動救了她

「我不是做引體向上,我只是吊單槓,讓手臂拉一拉、肩膀放鬆,剛開始幾秒鐘而已,後來可以吊三分鐘,這是累積的成果。」林靜芸笑著說,很多人覺得要做運動就是要跑步、游泳,但她認為,「運動」最重要的是能持續,而且能讓自己每天做完之後覺得開心。「與其挑戰困難的動作,不如每天做到自己可以做的事。從能做、願意做開始,身體會給你回應。」

50+體態養成祕訣:簡單吃、穩定動、維持平穩情緒

林靜芸的飲食習慣很彈性,分成兩種模式。平常沒有應酬時,她常常把早餐與午餐合併,十點多才吃第一餐,晚餐則清淡簡單。「我沒有很制式啦,有時候動完才吃,吃一點蛋白質和菜。」
如果有應酬,她同樣安排成吃兩餐:「不會一早就吃很多,這樣比較不會太撐。」她強調,食物要選擇自己好消化、不給腸胃太大壓力,整體精神自然就會好。

林靜芸「十項全能」運動菜單,70歲也能不摔倒

「我平常有運動習慣,所以參考相關文獻,替自己設計最後的十項全能運動菜單,每天練習。可以防摔、防肌少,防骨鬆。經過在東京旅行驗證,非常有效。」林靜芸說,她也會將這份菜單提供給朋友的媽媽,建議大家都可以參考這些簡單但實用的動作:

  • 踮腳站:雙腳踮腳尖站立,練小腿肌肉及足踝。
  • 走路:每天走路至少7500步。
  • 直線走路:像走獨木橋般,重覆交互以腳跟抵另一腳腳尖,沿著直線向前走,訓練平衡。
  • 單腳站立:單腳站立無法維持十秒的老人,死亡率增加。早上刷牙是練習單腳站立的最佳時間。
  • 農夫走路:雙手提重物走路,強化腿部,提高代謝,增進健康。
  • 吊單槓:不需要引體向上,只要單純懸掛一分鐘,能夠訓練上半身的肌力並作全身的伸展。
  • 爬樓梯:提升骨骼、肌肉及心肺功能。
  • 床上核心肌群運動:訓練核心並伸展。
  • 唱歌:訓練腹式呼吸並防嗆。
  • 深蹲:能同時練核心、臀部及大腿。
  • 活得長、老得慢、病得輕、死得快,是現在理想

    七十歲還能吊單槓三分鐘、天天練十項全能,林靜芸醫師用行動證明:年紀從來不是健康的阻礙。
    想要「活得長、老得慢、病得輕、死得快」,從今天開始,就多走一步路、站穩一隻腳,給未來的自己一點力量!

    文/楊依嘉、攝/黃子軒、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健康節目沒教你的事!跟著專家運動也要量力而為

    癌症術後復健跟著做!離健康又更進一步

    這樣動擺脫疫情憂鬱症!讓心情開朗起來的原地小跳步 + 輕鬆執行又能鍛鍊到大肌群深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