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脊損重建中心志工培訓 強化專業照護能力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19日舉辦「2025年中區脊髓損傷志工培訓營」,提升脊髓損傷傷友的照護品質與社會支持網絡,近90位學員透過專業課程與實務訓練,強化志工對脊髓損傷相關知識及服務技能,將來陪伴與照護歷程中,可成為傷友與家庭堅實的後盾。
▲志工培訓營參與志工。(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醫務秘書林英超指出,培訓營的核心目標是提升志工對脊髓損傷者的專業素養,進而提供更有效且溫暖的實際服務與支持,協助傷友勇敢面對人生挑戰,重新展開生命新篇章。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每百萬人約有40至80人發生脊髓損傷。以此推估,臺灣每年新增約1400名傷友,目前累積人數已超過2萬3000人。值得關注的是,脊髓損傷發生時的平均年齡僅約27歲,意味著傷友往後將面對長達數十年身心功能受限的挑戰。
培訓營課程內容豐富多元,結合理論與實作,幫助志工深入了解脊髓損傷常見併發症與日常照護重點。其中,講師林惠玲主講「脊髓損傷的常見併發症與日常照護」,詳盡解析自主神經反射失調、神經性膀胱、排便障礙等臨床問題,並說明應對策略與照護技巧,提升志工的實務應變能力。其中「心理支持與溝通技巧」講習在促進與傷友及其家庭間的有效溝通與情感支持,林惠玲分享如何以同理心給予傷友適時的心理關懷,建立互信關係,減輕長期照護帶來的壓力與疲憊。課程內容引起熱烈共鳴,學員們表示,不僅學到醫療知識,更深刻體會到生命的韌性與價值。
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吳憶沛講解輔具操作與移位技巧訓練,讓志工實際練習輪椅與移位輔具的正確使用,目的在讓志工學習提供協助時降低二次傷害風險,進一步提升服務的安全與專業。此外,課程也教導如何預防壓瘡,實際示範動作讓學員跟著操作。
「擔任志工,不只是付出,更是自我成長的契機。」學員傅女士分享:「我做志工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因為做了會快樂,找到存在的價值,也讓我看見不同人生的美麗。」王先生則表示,課程不僅讓他了解脊髓損傷者的處境與需要,更讓他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與使命,未來將持續以所學回饋社會,為傷友帶來更多關愛與希望。
中區慈濟脊髓損傷醫療重建中心鄧筠霓助理表示:培訓營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更是培養志工關懷心與責任感的重要機會。良好溝通與心理支持,能夠協助傷友再次尋回生命中的那一道曙光。並透過培訓為志工們提供學習、交流與成長的平台。
<慈濟脊損重建中心志工培訓 強化專業照護能力> 這篇文章最早發布於《互傳媒》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
-
離婚者、未婚者更不易失智?研究揭示「這些人」反而風險最低!
(33 分鐘前) -
低血壓需要治療嗎?低血壓竟是長壽象徵?!醫師解析何時該注意
(41 分鐘前) -
不滿衛福部開放中藥販售權 藥師公會上門踢館「部長腦袋裝大便」
(50 分鐘前) -
進香遶境前先自我評估!醫教3招測體能夠不夠 這些人應量力而為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