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呼吸器陰霾 重拾生活希望!雲基照護團隊助廖爺爺脫機重生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能夠走路,對我來說比什麼都重要!」這句話來自69歲的廖爺爺,他的生命歷經一場跌宕起伏的考驗。罹患重症肺炎後,廖爺爺被迫長期依賴呼吸器,病情一度讓他與家庭陷入深深的困境。然而,在雲林基督教醫院的照護團隊的共同努力下,他突破了重重難關,最終成功脫離呼吸器,並在助行器的幫助下,順利下床行走。這一小步,對廖爺爺而言卻是生命的重大突破,是他重新獲得自主與尊嚴的象徵。
去年,廖爺爺因為感冒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入住北部醫學中心加護病房。隨著病情逐漸穩定,他被轉移至亞急性呼吸照護單位,但面對長期依賴呼吸器和無法順利脫機的困境,他的復原進度顯得異常緩慢。由於病房政策的限制,廖爺爺無法進行積極的下床訓練,整體康復進度陷入瓶頸。面對這樣的情況,廖爺爺和家屬決定回到熟悉的家鄉,尋求新的治療與希望,於是轉入了雲林基督教醫院。
自今年3月入院以來,胸腔內科李志政醫師領導的專業團隊立刻為廖爺爺量身訂做個別化的照護計劃。團隊由呼吸治療師、護理師、營養師、復健師等多位專業人士組成,緊密合作、協同作業,從調整呼吸訓練模式、穩定血氧需求、強化肺功能,到肌力訓練和營養補充,全方位協助病人恢復健康。經過數週的努力,廖爺爺已能夠每天長達12小時脫離呼吸器,並在物理治療師和助行器的幫助下,成功下床行走,突破長期臥床的局限。
「謝謝雲基醫院,我現在真的覺得走一步都是希望。」廖爺爺感動地表示。這一句話,充滿了對生命的感激,也承載著他與醫療團隊共同走過的艱辛旅程。對於廖爺爺來說,每一次的步伐,都是他重拾希望、走出病痛陰霾的堅定證明。而對醫療團隊而言,這不僅是一場治療的勝利,更是全體醫護人員專業與關懷共同成就的康復奇蹟。
李志政醫師指出,脫離呼吸器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多方條件的相互配合,包括肺功能恢復、自主咳嗽能力、營養狀況與肌肉強度的提升。團隊的密切協作和病人家屬的配合,是推動康復過程的核心力量。「目前廖爺爺已順利脫離呼吸器,並能夠下床活動,他的康復進展良好,並已順利轉入我院護理之家繼續康復治療。」李醫師表示。
雲基醫院呼吸照護病房長期以來秉持整合性照護模式,並注重團隊合作與病人全人照護。李醫師強調,對病人的照護並非簡單的治療選擇,而是陪伴病人走向自主呼吸、自主生活的長期過程。這不僅需要醫療技術的支持,更需要全體團隊的用心與病人家屬的理解與配合。
李醫師也提醒,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人若未能及時脫機,會面臨肺部感染和肌肉萎縮等風險。因此,家屬應積極與醫療團隊溝通,了解病人脫機的條件與訓練機會,並選擇擁有專業呼吸照護經驗的醫療機構,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康復支持。
雲林基督教醫院鄭院長表示,廖爺爺的康復故事充分展示了跨領域團隊合作的力量。他鼓勵院內各科室繼續秉持「病人為中心」的照護精神,齊心協力,為更多需要呼吸照護的病人帶來希望,幫助他們像廖爺爺一樣,走出呼吸器的陰霾,重拾健康與自主的生活。
最新健康新聞
-
-
二手衣沒洗就穿!男竟染皮膚病「滿臉疹子」 醫提醒穿新衣前必做這事
(29 分鐘前) -
中市食安處稽查娃娃機選物 查獲4件違規皆已移送法辦
(39 分鐘前) -
手沖一杯未來的夢想!阮經天陪逆境少年走出迷途 全聯零錢捐連三年創新高 一塊翻轉兒少未來
(39 分鐘前) -
及早凍卵預留希望! 把握35歲前黃金期超前部署
(42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