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治療登國際期刊 高醫大校長余明隆與韓國蔚山大學跨國研究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高雄醫學大學余明隆校長與韓國蔚山大學醫學院院長林永錫教授於2025年2月4日在肝膽腸胃科領域前1%,影響係數30.9的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胃腸肝膽學」《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中發表一項開創性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ATTENTION–的中期分析研究成果,證實「早期抗病毒治療可顯著降低慢性B型肝炎患者發生嚴重肝臟併發症的風險」。
此項臨床試驗在台灣及韓國22個中心進行,旨在挑戰當前的B型肝炎治療指南,目前指南主要僅對具有顯著肝纖維化或肝功能丙胺酸轉氨酶(ALT)指數明顯上升的患者建議進行抗病毒治療。但針對無肝硬化、肝功能指數無顯著上升之中高病毒血症患者,則尚缺乏具體建議與證據。ATTENTION研究發現,無論血中ALT是否異常,對無肝硬化但具有中度或高度病毒血症的慢性B型肝炎成人患者,早期使用tenofovir alafenamide (TAF) 可以顯著降低肝細胞癌、肝功能失代償、肝移植及全因死亡率等嚴重肝臟併發症的風險。
分析結果顯示,接受抗病毒治療組(369人)與未接受抗病毒治療的觀察組(365人)相比,主要複合終點「嚴重肝臟併發症」的發生率顯著降低,治療組的發生率為每100人年0.33,觀察組則高達每100人年1.57。治療組相較於觀察組,可以顯著降低八成的嚴重肝病相關併發症風險(HR為0.21)(p=0.027)。這些數據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支持在疾病早期啟動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防堵慢性B型肝炎的致命併發症。
高雄醫學大學肝膽胰內科長期致力於B、C型肝炎的研究與防治,其成就在國內外醫學界均受到高度評價。作為高雄醫學大學校長及資深肝病專家,余明隆校長曾主導多項創新研究,包括參與發展針對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的個人化治療策略。他的工作不僅推動了台灣肝病治療的進步,也影響了亞太地區的肝炎治療指南。高雄醫學大學的研究助力於提升病患生存率及生活品質,並持續在全球範圍內推廣肝炎的預防與治療知識,確保更多患者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醫療介入。
高醫大余明隆校長和蔚山林永錫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挑戰了傳統的B型肝炎管理方法,顯示早期抗病毒治療能顯著降低嚴重肝臟併發症的風險,這可以改善全球數百萬慢性B型肝炎患者的長期健康預後。鑑於這些發現,研究人員呼籲更新臨床治療指南和給付政策,及早嘉惠更多需要治療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
此研究已註冊於ClinicalTrials.gov(NCT03753074),並在嚴格監督下進行,以確保最高的科學標準。該成果為全球醫學界帶來開年喜訊,也凸顯了高雄醫學大學在國際肝炎研究領域中的領導地位。
最新健康新聞
-
-
她慶生後「急性心臟衰竭合併心因性休克」 新型心臟幫浦挽救重生
(2 小時前) -
過敏鼻塞、打噴嚏「洗鼻子」有用 醫曝用錯水下場慘
(3 小時前) -
大S猝逝/網友「誤以為普通感冒延誤就醫」 專業醫強調:流感不是感冒
(3 小時前) -
流感疫苗搶打潮!民眾想改打「肺鏈疫苗」 醫師示警:還是會重症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