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精神不振 小兒科醫:恐與糖尿病有關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孩子精神不振 小兒科醫:恐與糖尿病有關](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healthcare/taiwanhot/20250108/73629080067569221012.jpg)
小威是一個很可愛白白胖胖的小學3年級男生,媽媽帶他來到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南分院小兒科求診說,老師說他最近上課常常睡著而且在家也是常常精神不好,所以老師請媽媽帶他來醫院檢查。
小威也告訴主治醫師潘潔慧說,他最近常常動不動就坐著睡著了,也不是故意在上課睡覺。
經門診檢查結果小威有尿糖還有空腹血糖過高(>200mg/dl),確診為兒童糖尿病後,開始接受胰島素治療和規律飲食運動的生活,從此上課也不再精神不好想睡覺。
潘潔慧醫師指出,糖尿病是血糖過高的疾病。一般人的空腹血糖大約在90mg/dl左右,飯後血糖短暫上升,但很少超過140mg/dl。過去糖尿病一直被認為是一種中老年人的疾病,但發生於兒童期糖尿病絕大多數為第1型糖尿病,屬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然而隨著生活型態的變化,飲食越來越精緻而豐盛,運動的時間常被看電視、打線上遊戲取代,肥胖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第2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年輕,亞洲地區的發生率更高於歐美。如果空腹血糖高於126mg/dl,且口服葡萄糖後2小時血糖超過200mg/dl,則為糖尿病。
所謂口服葡萄糖耐性測驗(OGTT),則為5分鐘內成人喝250-300毫升75公克葡萄糖溶液,兒童則每公斤體重1.75公克(最多75公克),檢驗空腹、30分、60分、90分、120鐘的血糖。
潘醫師提醒,針對絕大多數的第1型糖尿病兒童而言,想要把血糖控制好最重要的是注射胰島素、配合營養師的飲食控制、規律的運動及良好的心情等,就能把血糖控制好,然而第2型糖尿病的兒童或青少年,他們和第1型糖尿病的孩子不太相同,第1個不同是體型壯碩肥胖,第2個不同是脖子後側的皮膚特別黑且紋路特別深,像一條帶狀一直延伸到脖子兩側的典型「黑棘皮症」,且常出現在頸部,也會出現在腋下、鼠蹊部,更嚴重的人在肘、膝關節等彎曲側都有。
積極減重對控制第2型糖尿病非常重要,但需要家人和同儕一起幫助、鼓勵他們。雖然他們即使血糖很高,仍不容易發生酮酸症,但是這樣表現溫和的疾病特色,反而是最危險的陷阱。
醫師潘潔慧強調,根據國外發表的一個報告指出,青少年發病的第2型糖尿病人比第1型糖尿病人30年後發生腎病變的比例更高,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看似溫和的第2型糖尿病反而對身體傷害更嚴重呢?分析其原因就在於症狀溫和,所以這群孩子容易在治療一段時間之後失去耐性,不再定期追蹤,因此讓血糖失去控制。第2型糖尿病是體質加上環境因素造成的慢性疾病,如果好好治療,仍然可以長壽又健康,值得大家一起來努力。
更多新聞推薦
● 國外網購3C寄回台被收750元審查費 NCC:僅適用郵寄、民眾自攜5部以下回台免繳最新健康新聞
-
嘉市公費流感疫苗已用罄 抗病毒藥劑庫存尚餘5千餘人份
(2 小時前) -
1圖看懂「流感、感冒差異」! 專家教6要訣防感染
(2 小時前) -
孩子長假後出現開學症候群 中醫教4招對症克服
(3 小時前) -
類流感病例增,提升免疫力避免中鏢!中醫師教5招養出好免疫力
(5 小時前) -
「電波拉皮」抗老除皺超有效?食藥署示警:「3類人」不建議進行
(5 小時前)